频繁辞职和就业将有信用问题?HR你怎么看?
近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透露,将推进人社信用体系建设,频繁辞职和就业将成问题。对于这一设想,HR你怎么看呢?
在我有限的智商和阅读量所造成的思维局限下,我仍清晰地记得历史上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不会去考证谁说的这句话,因为我不想知道这人最后是不是寿终正寝。但这件事告诉我们,洪水是猛兽,惹急了,他能把一切撕得粉碎。
离职如果与个人信用挂钩,我的理解是和交朋友差不多的道理。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你是不能和他绝交的,因为这也意味着你的个人信用有问题。所以,这样造成的心理定位可能是,不要和人轻易成为朋友,最好是宅在家里,自娱自乐。
不交朋友或许不会饿死,但不工作,不去赚钱却很容易饿死。这样以来就触发了马斯洛的最低需求层次:生理需求(求生欲)。有人在多次遇老板不仁后,信用终于达到无人愿雇的程度。试问他是等着饿死,还是守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饿死?我想,说了这么多,很多人都应该看出我今天的观点了。那就是,请放我一条生路。
以上内容,多少有些戏谑,无意与各位老板作对,还请海涵。我也相信,这个观点不是某地区政策的全部重点,有些类似断章取义出来的争议。比如说,我们可以将恶意自伤、职业闹子、专门钻劳动法空子的人,这些存在职业诈骗行为的人,纳入失信名单。我们做HR的,认为绝大多数员工都是不喜欢生非的善良之人。当然也有个别人,存在着故意欺骗的心理。比如,有人来了故意不签劳动合同,一拖几个月,有些疏漏的HR就犯了错了。员工突然说不干了,要双倍工资,企业也只能协商赔偿为上。这种行为,我觉得不可取,是要付出点失信的代价的。
如果,政策就是大一统,所有离职情况不分青红皂白就纳入失信行为。我觉得十分值得商榷。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我们有钱也不买奔驰,我们来摆摆事实,讲讲道理。首先来看看,员工离职(辞职)的一般包含哪些情形?
1、 企业管理问题,辞职找更合适的平台。
在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企业数量可谓是与日骤增,带来大量就业机会。但很多公司因为初创、创业者思维、地方环境等因素,大多处在杂牌军或作坊式的管理阶段。往往会出现制度不规范,管理不正规,老板任性,领导简单粗暴等现象。
作为就业人员来讲进入这些公司后,发现这些问题,与自己的定位和需求不一致。就会考虑寻找更加规范,稳定和广阔的平台。这种原因的离职,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不应该被职业道德所绑架。
2、 平台遇到瓶颈,想要更好发展。
前面我们说的是遇到不正规的管理,不能接受。这里我们说的是平台虽好,但对当前的自己,已经不能满足了。比如,学不到更多知识技能,得不到相应的锻炼机会等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匹配。现实来说,一个部门分为几个模块,不同的岗位。公司的体制是让你在某个岗位上纵向发展,而你希望解除更全面的范围,做一个全面管理的部门管理者。这种需求产生了直接的对立,辞职是为了寻找这样的机会,合情合理。
3、 不认同企业文化,不相为谋。
现在996喊得比较多,讨论也比较广泛。先不说它违法,这种说法背后的文化就是加班。我听说一些大型集团公司,员工到了晚上没事都要在那里耗到7、8点钟才能走。并且每个人的加班时长是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有些工作完全可以在标准工时下完成的,有的员工喜欢通过高效的工作来换取休息时间,不能接受加班文化,当然会分道扬镳了。
4、 薪资不满意,调薪无望。
有的时候你不能怪企业,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企业身上。企业是老板的企业,因为他的经营问题,长期处于低谷,没有利润拿出来增加员工的收入。而作为员工,经验在增长,技能在提升,自身在不断升值,如果不在薪酬上给予体现,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了。
有些问题,就是触及底线的,不能总通过画饼来糊弄过去。所以,员工口袋里有没有钱,他自己知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薪,他当然有权选择去市场上寻找相应的平台了。
5、 无晋升发展空间,通道不畅。
人在职场,晋升象征着职业生涯前进的轨迹。从普工到技术工到主管经理,从职员到主管经理总监。晋升基本有技术和管理两条路线,这是由自身工作特点和职业锚决定的,这些是内在的动力。有些企业,没有完整规范的晋升体系,或者说没有背景关系,晋升根本无望。员工看不到空间,就失去了工作的源动力,离开也是给自己找发展机会而已,难道说错了吗。
6、 搬家、健康等客观原因。
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离职,属于不可抗力。因为搬家,交通不便,离现在的工作地点太远,时间精力上长期透支,也要为健康考虑。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一座城市去另一座城市生活,离职也是在所难免。人生无常,因为个人身体原因,暂时需要离开职场治疗,不得不离职,这也是客观原因,谁都不想这样。女性因为家庭因素暂时辞职相夫教子,男性员工也可能因为家庭方面的考虑暂时离开职场,这些也都是不得已。
7、 公司变相打压员工,逼其离职。
调岗、降薪、请假不批准,是我们常见的劳动争议的原因。很多时候仲裁也就是这些事。为什么员工会仲裁,就是因为心理委屈,认为企业倚强凌弱,自己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使这样,这样的行为还不在少数。因为领导不喜欢员工,因为企业要变向裁员降本,而且又不想付出经济补偿,就会采取这种打压员工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有的员工勇敢的站起来拿起法律武器,有的员工忍气吞声不惹事离开了。这种情况下离开了,还要被记上失信,没有天理。
8、 创业、学习深造等个人因素。
每个人对自己的规划不同,但目的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创业路上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就是说,你才看到一个人成功了,其实背后有千万个人都没有取得成功,而不得不最后重返职场。还有学习这件事也是一样。有人这样形容关于深造这件事,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为了学习深造而暂时离开工作,脱产学习,也是很多人的一种选择。他可能失去了职场一时的机会,但不代表他不敬业,他没有诚信。
9、公司关门了,不多说。
10、“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类原因。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潜台词是什么,老子就是不想干了,你管我什么原因,我需要告诉你吗,就是干够了,烦了,腻了,不奉陪了。这种离职在HR看来是属于冲动型,忠诚度较低,可以预见在职场上有很大的不稳定隐患。相比其他8种情形,这种情况可以归结为员工自己作的,不太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企业正式用人之际,确实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国家也并不估计这种行为吧。
通过总结,人们惊奇的发现,辞职的原因中,员工不情愿不得已的情形十分天下占其九啊。也正应了那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吧。如果我们以点带面来判定辞职都是不负责任的不敬业的行为,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呢。
我们在企业里也常常制定一些制度,对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也不陌生。制度往往是带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以及引导性,但更需要有一个群众能接受的底线。比如说,有的公司鼓励员工加班,而不愿意支付加班工资。满口的礼义道德,无私奉献,然后写到制度里,让员工遵守制度。这明显是不能服人的,也不会收获一支忠诚的员工队伍。所以一般来讲我们设计制度都有一些基本的原则:1、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实际情况。2、尊重基本规律,遵循规律制定政策。3、尊重人,以人为本。4、奖惩要有理有据有尺度。5、带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6、合法,法规是不能碰的红线。7、还有很多,涉及不到今天内容,就不多说了。
关于话题的讨论就到这里了,总的来说完事要有个度,并且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不能一棒子打死一批。辞职的情形有很多,我们在引导员工敬业和忠诚的时候,可以通过政策来引导,但这个政策一定要用到点子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还不如不要有任何作为。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个人在自由市场需求发展的自然表现结果。频繁离职的人,在就业中本来已经不受欢迎,已经付出了实际代价。所以,就像市场经济一样,人才交流也已经形成了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则和自然秩序,人为干预需要谨慎再谨慎。
先不管这个政策会不会落实,受此启发,我倒想到了一些关于HR工作的好建议。因为真爱去选择一家公司工作可能不多,但因为真爱去选择一个恋人的可信度高出很多。所以,以后面试的时候我们能这样来问了,请问你谈过几次恋爱,只要不从一而终的,就被列入失信名单。说好的真爱,约定的承诺都能抛到脑后,这难道不比离职失信来判断一个人的诚信更可靠吗。用这个方法来判定个人信用,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比离职要更加科学。HR小伙伴们,这样的问题,你们觉得开得了口吗?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