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管理,注重组织的有效性,右手信仰,强调组织的正确使命,两者平衡的组织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最近二十年来,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兴起,似乎也应验了德鲁克的思想。
德鲁克的理论无论政界、商界,还是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人士都在学习。在将近96年的一生中,他宣讲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好的管理如何能够将团伙变成团队。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通用电气杰克·韦尔奇、中国海尔的张瑞敏等企业家都深受德鲁克的影响。
一个被普遍忽视的因素是,这位管理学家研究组织的初衷和归宿,不仅是为了帮助各种组织生长为有持续活力的团队,而是搞清楚活力的源泉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德鲁克的信仰告白
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从小随家里是形式上的路德宗信徒,直到30-40岁时,在绝望时真正转向基督,把信仰与其管理理论结合,创造了企业管理学的革命。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他就从社会、信仰和人性的视角来看待组织和管理。左手管理,注重组织的有效性,右手信仰,强调组织的正确使命,两者平衡的组织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企业绝不能仅仅是利润最大化的工具。最近二十年来,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兴起,似乎也应验了德鲁克的思想。
如果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影响最重要的社会现象是什么?这曾经是彼得·德鲁克在即将结束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生旅程时思考的问题。
根据他的判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不是电脑和互联网的流行,也不是任何别的,而是20世纪上半叶公司的兴起,还有20世纪下半叶大型牧养教会的发展。
《Christianity Today》杂志专访德鲁克,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他的注意力,为何在晚年的时候从公司转向了教会?
德鲁克的回答是:“就我所知,恰恰相反,我开始对管理感兴趣,是因为我对信仰和制度的兴趣。”
二、信仰需要经历绝望
德鲁克写道:“只有在对上帝的信仰中,人才能不绝望。罪的反面不是德行,是信仰。信仰是认信,相信在上帝的里面,不可能的能成为可能,在祂的里面,时间与永恒合一,生与死都是有意义的。
信仰是知识,认为人是被造物 —— 不是自主的,不是主人,不是目的,不是中心 —— 然而却是要负责任和自由的。
人只有承认靠自己在根本上是孤独的,才能接受上帝的拯救,相信上帝总是与人同在的,甚至直到我们死亡的时刻。”
至于信仰的实践,德鲁克提醒,不能与当今所谓的神秘体验混为一谈,不是修炼如何呼吸,或沉浸在巴赫的音乐里就能实现的。
只有通过绝望,通过苦难,通过痛苦和无尽的磨练,才能达至信仰。信仰不是非理性的、伤感的、情绪化的、自生自发的。信仰是经历严肃的思考和学习、严格的训练、完全的清醒和节制、谦卑、将自我服从于一个更高的绝对意愿的结果。每个人都可能获得信仰。
三、组织与人的尊严
德鲁克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本身都不是目的,它们都是服务于高于社会存在的上帝意志的工具,其中的人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目的的工具,恰恰相反,社会被上帝用来实现祂赋予人的使命。
对人的尊重,贯穿了德鲁克大半生的言论。几十年后,92岁的德鲁克在一篇题为《他们不是雇员,他们是人》的文章中指出:对于任何组织而言,伟大的关键在于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潜能。
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这里的开发潜能很可能被理解成,仅仅为了组织的绩效而把人视为使用的工具。只有恢复对人的尊重,才可能真正把人的才能释放出来。
德鲁克所谓的人,是他所信仰的创造主赋予的生命,人之所以有尊严有才能,是因为人乃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这形象不在于人的长相,而在于人的灵魂。
四、让凡人做非凡之事
德鲁克所说寻找人的潜能并花时间开发潜能,实质上就是舍己牺牲的表现,组织的建立,不论是组织本身还是其中的带领人和成员,都需要奉献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为了帮助每个生命都能够彰显爱的才能,也就是德鲁克在他的那本社会生态学家宣言中申明的:人特别的任务 —— 他自身的使命和目标 —— 就是在这样的创造中彰显造物主。
在德鲁克看来,从这样的维度看待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不仅不流于理想化,其实可以解决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实难题。
根据统计学显示的规律,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找到足够多的 优秀人才,一个组织唯一能够在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中成为杰出的途径,是使得现有的人们产生更多的能力 —— 即通过对知识工人的管理产生更大的生产力。这个挑战,引用一句老话就是让凡人做非凡之事。
五、德鲁克的核心遗产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菲利浦·科特勒说:“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德鲁克留给人们的宝贵精神:
1.除非能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不去做。
2.管理是一种实践,不是理论。
3.想想我如何贡献,造福这个社会。
六、德鲁克的五项主要习惯
五项主要习惯是领导特质论的主要流派。德鲁克指出,有效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类型,缺少有效性的管理者也同样有不同类型。
因此,有效的管理者与无效的管理者之间,在类型、性格及才智方面,是很难加以区别的。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便可以学会,而且必须靠学习才能获得。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习惯:
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丝毫没有弹性,无法调节、无法贮存、无法替代。
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永远是最短缺的。而任何工作又都要耗费时间,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珍惜并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
这包括几个步骤:记录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这是管理的有效性的基础。
2.注重贡献和工作绩效
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
贡献是指对外界、社会和服务对象的贡献。一个单位,无论是工商企业、政府部门,还是医疗卫生单位,只有重视贡献,才会凡事想到顾客、想到服务对象、想到病人,其所作所为都考虑是否为服务对象尽了最大的努力。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取得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每一个组织都必须有三个主要方面的绩效:直接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才开发。企业的直接成果是销售额和利润,医院的直接成果是治好病人;价值的实现指的是社会效益,如企业应为社会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未来的人才开发可以保证企业后继有人。
一个组织如果仅能维持今天的成就,而忽视明天,那它必将丧失其适应能力,不能在变动的明天生存。
3.善于发挥人之所长
有效的管理者应注重用人之长处,而不介意其缺点。对人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而问他贡献了些什么,也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问他能做些什么。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
4.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领域,建立有效的工作秩序
有效性的秘诀在于专心,有效的管理者做事必先其所当先,而且专一不二。因为要做的事很多,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总有许多时间非本人所能控制。因此,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工作秩序,为自己设计优先秩序,并集中精力坚持这种秩序。
5.有效的决策
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有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决策。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
一项有效的决策必然是在议论纷纷的基础上做成的,而不是在众口一词的基础上做成的。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做太多的决策,而做出的决策都是重大的决策。
七、德鲁克关于有效管理者的格言
1.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2.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
3.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4.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5.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6.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