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影响了几代日本经营者的创业圣经,板仓雄一郎的这本《创业,生与死》十分值得探究。本书讲述了从1991年到1997年间,板仓雄一郎从创办公司开始,到成为炙手可热的商界人物,接着经历巨大波折并最终破产的故事。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穿插个人情绪变化—是一本最适合当前年轻创业者阅读的教材书。
年轻既是资本,也意味着致命缺陷。板仓雄一郎从高中毕业就开始创业,直到最后公司破产的那一刻,他没有做过其他职位,自始至终都是总经理,听起来真是年轻有为,风光无限。
但年轻的另一面是极易厌倦。“我对IMS业务本身已经感到厌倦了。我想做点别的,必须重新开始做点别的。”这是板仓雄一郎功成名就后常说的一句话。虽然不断地产生新创意不见得是件坏事,但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急切地不断开启一个又一个商业计划,绝对是大跃进式的。
除此之外,作为年轻有为的总经理,在众多银行主动上门送上几十亿计贷款、表面生意一片红火的情况下,板仓雄一郎不能免俗地频繁更换女朋友、豪车及房子,这些看似属于年轻人的“叛逆”行为,都为后来公司的倒闭和众人倒戈埋下了伏笔。
因为年轻,所以心性不稳;因为年轻,所以考虑太少;因为年轻,所以由着性子来。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说,这些都是致命的危害。
因为从来没有做过总经理之外的职务,所以板仓雄一郎的整个职业生涯其实并不完整,他自大、执拗、理想主义,思考立场始终是单个的创意者而非整个公司。
阅读中印象深刻的是,板仓雄一郎试图将HyperSystem的广告价格从40日元下调到25日元,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在板仓雄一郎看来,这很不可思议,他用很简单的语言概述了自己的规模效益,并预判降价后的广告收入会比当初上涨很多倍,他以为这下所有人都应该理解,可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聪明的创意人,板仓雄一郎的想法的确比当时的多数人都超前。因为开始创业时一帆风顺,此人于是一直热情高涨地游走在一个又一个创业点子中,结果越来越不接地气,成了非常理想主义的人—这样的人,显然不适合做一个运营者。
书中他也提到,有员工评价他不具有“常性”,即不考虑实际大环境,不判断是否符合常理,总是一意孤行。身为总经理,却总试图拿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对抗全公司的力量,缺乏全局观念,行动上也缺乏技巧。
板仓雄一郎后来意识到,自己只适合专心担任创意方面的工作—连跟银行合作,他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跟个人合作还是跟银行这个单位合作。更有甚者,在明明知道“被比尔盖茨盯上的公司,要么被收购,要么被逼死”的情况下,他还主动让银行去询问微软对自己公司的看法。结果询问之后,银行的态度悄然起了变化,显然是知道比尔·盖茨准备将板仓雄一郎的公司逼死。最后,板仓雄一郎眼睁睁地看着公司走向倒闭。
能挣钱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若是创业者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倒是可以好好借鉴一下板仓雄一郎,看看自己到底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精耕专一就好,不必强求做运营。
1996-1997年,适逢互联网发展到第二个热度阶段,又赶上亚洲金融危机,所以倒闭失败的当然不止板仓雄一郎一人,但他的公司却是从顶端跌倒谷底的那一家,也是最让世人大跌眼镜的一家。1996年,银行还争相为其贷款,公司准备美国上市,不过一年时间内,情况急转直下,1997年关门倒闭。对比之强烈,速度之迅猛,令人唏嘘。
作为一个创业者,板仓雄一郎抓住了好时机,却没有能够判断好时局。盲目的扩张,没有成熟判断的加速步伐,疯狂的不受掌控的贷款经历,都在无形之中加速了公司最后的垮台。这过程中,板仓雄一郎一直迷失,与公司员工渐生隔阂,最后甚至差点遭遇背叛,心情和现实遭遇双重打击,可谓悲凉。
从高高在上的成功者到损失惨重的loser,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板仓雄一郎用这本书告诉现在的年轻创业者们:“年轻就要去尝试失败,可是真正的失败无比苦涩,你要做的,不是豁出去尝试,而是尽可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