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就是给别人设圈套,提防自己跳进别人的圈套,其实最根本的一点,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给自己设圈套。出名要趁早,张爱玲说。
32岁当跨国软件公司中国区总经理,35岁旅居加拿大温哥华,王强可称出名算早,引退也算早,因此37岁复出就成了热点,而复出的契机竟然是写畅销小说。
从没人想到过他会写小说,并且去年的《圈子圈套》和今年《圈子圈套2》连续成了畅销书,职场、商场、情场写得丝丝入扣,赢得了一大帮粉丝尊其为帮主。先后担任过两家跨国软件巨头在中国区的总经理,他写得最多的其实是E-mail,写作上得到的奖励只发生在小学。“但是我的E-mail写得好,公司的同事都悄悄拿去学习。”王强说。
他的确有些自负,自负来自几乎完美的职业经历。25岁在清华大学获得工科硕士学位后,从联想集团最底层的销售员,然后先后在SSA中国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Siebel Sysatems和SAS Institute等知名外企工作,在七年间从国内企业的初级员工一路直升到外企在华机构的最高层。对于其他毕业后在职场经历了痛苦摸索的人来说,他走了捷径,几乎没有试错的时间。但是这不仅仅是运气,而是智慧。作为一个杰出的销售员,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要到什么。
世界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即使了解自己的人,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也不多。35岁退出江湖,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一旦离开了工作,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什么离开,为什么回来?为什么工作?做什么工作?
当年,他在软件公司做管理的时候,曾经一次又一次和别人谈过这个话题。印象中比较深的人是在SAS的时候,一个北大博士毕业的工程师,做技术实施时卷入了客户的公司政治之中,同时团队中也出现了勾心斗角,他觉得特别累,要辞职。他告诉王强,他希望当一个山村教师,天天看见孩子清澈的眼睛,渴求得到他的知识。
这是职场上典型的例子:扭曲、挣扎和郁闷。王强挽留他,希望与他分享工作的两层意义。
人都是以自我为核心,画着一圈一圈的圆,形成一个个的圈子。人在?荩社会上生存,工作意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上的,获得生存的物质条件,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嗟来之食,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换取这些条件,每个人都在出卖自己,全部或者部分。首先出卖的是时间,出卖时间换取物质利益,这是维生之道。第二条非是物质层次,是成就感或者快乐心。通过工作赢得尊敬,对自己内心是一种满足。
那个博士还是离职了。他的困惑没有得到解决。王强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他在SAS当中国区总裁的18个月中,前6个月很爽,半年连签了两个大项目,SAS全球大会时中国公司是明星,是奇迹。但是后面一年,却因为种种原因内外交困。他没有再续约。
这个职场生涯的辉煌故事很遗憾不是个风光的结尾,有一点无奈,有一点急流勇退。王强觉得“伤了”,他不想再做重复的事。他走了。离开了职场,他开始旅游。他最喜欢开车的驾驭感,北美路长地远,他曾经一天的时间开了一千多公里,甚至出不了驾驶座。
王强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的那种人,通过别人的认可实现自己内心的成就感,活得很累的一个人。他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味着不一定吃了苦中苦就一定能成为人上人,但是人上人一定是吃苦要更多。他还年轻,于是他做了九帮网,他和朋友投资一些项目,继续做IT管理。
在天涯,王强开始写BLOG,谈“职场如圈子,商场如圈套”,没想到反响非常之好。他不想出自传,还是外企职业经理人低调的老习惯,他决定写小说,把他的感悟写成纪实性的小说。尽管多年来他几乎不看小说,不看电视,只在飞机上看过一本英文版的《哈利·波特》。
没想到,写小说正成为他现在最有意义的工作。他做事计划性很强,而且有良好的延续性和惯性,每天坚持写3千到5千字,圈子3正被很多人期待。
王强说,人这一辈子就是给别人设圈套,提防自己跳进别人的圈套,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其实最根本的一点,每个人都在一步一步给自己设圈套。每个人未来的人生规划、职场规划,就是给自己设的圈套,然后自己跳进去。会把圈子系列改编成影视作品吗?会更多参与文化产业吗?会转身回到企业界做管理培训吗?他正在心甘情愿步入自己新的圈套。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