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自私的员工也是团队不可或缺的
2016-01-29 08:24:30 来源:界面 作者:林子人 浏览46次
人类的本能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由过去的人际交往经历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以无私为荣的家庭中,他就会发展出一种倾向于合作的本能;如果生活在一个缺乏法制的国家,他也会逐渐具备一种不合作的直觉反应。
哈佛商学院与纽约大学、鹿特丹大学于2015年年底发布的一项联合研究指出,自私的成员在团队充分沟通的情况下领导团队实现共赢的机率比只有无私成员的团队高出2.7倍。
原因是团队中如果只有无私的员工,大家都会为对方利益考虑,也会认为对方会为自己付出,整个团队会缺乏沟通,致使合作过程中问题不断,也会由于无私而想为其他人考虑,致使团队出现很多无效举动。如果一个员工的绩效特别突出,而其他员工的绩效必然降低的情况下,自私的领导者最能做好平衡。在具备这种能力的领导者出现前,整个无私成员的团队付出效率会低30%以上。
其实这些实验也在进一步印证鲇鱼效应:在太过考虑他人感受和利益、束手束脚地追求一团和气的团队成员之间,大胆地争取自我利益,加强了团队中的竞争意识,也能让团队中所有人提高工作效率。就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私的员工更能引导整个团队实践帕累托最优理论——在保护所有团队成员利益不受损失的同时,实现团队利益总和的最大化。
当然,团队中不能都是自私自利者,那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企业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员工,下面这项实验也能让你免于担忧。
耶鲁大学心理学、经济学、认知科学及管理学副教授David Rand与心理学博士生Adam Bear近日在《国家科学院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发表论文,运用博弈学与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数学模型,分析人类面对合作时的自私表现。
研究人员认为,传统博弈论下合作机制的形成只关注行为本身,而忽略了驱动行为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以往的研究没有具体指出人们之所以选择某一举动的整个思考过程。他们指出,人们在做出决定时,会受到直觉和理性思考两种认知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境下,这两种认知过程会倾向于不同的决定,而人做出的决定就是直觉和理性思考之间撕扯妥协的结果。
通俗点讲,也就是说,你可能会在小我与大我之间纠结不清。
研究人员设置了一系列不同的“囚徒困境”场景——参与实验者需要在竞争与合作的博弈中完成某个特定目标。与一般的博弈论实验不同的是,参与实验者需要经历不同类型的“囚徒困境”场景,而且他们被赋予充分的时间与自由来根据自己面临的情况设计、调整策略。
上述场景我们可以理解为,与传统意义上那个“囚徒困境”相比,这次的最新实验给予了参与者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做决定。
研究发现,深思熟虑者(即自私表现、充分考虑自己利益者)会在知道合作有好处的情况下理智地选择合作。Rand在接受Quartz的采访时表示,研究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个体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模仿对他有用的技巧。“他们观察四周,对自己说:’谁能做到如鱼得水,我就学习谁的策略。’”
与之相似地,如果一家企业不鼓励员工为他人着想来进行合作,员工们也会越来越自私,而不合作的结果会对企业不利。但企业不需要担心,只要大环境是合作才能共赢,自私者也会趋利避害,选择合作。
责任编辑:wangyw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