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引发的思考
2016-01-21 08:26:31 来源:智联招聘HR公会(ID:clubhr) 作者:王恺 浏览46次
作为企业发展链条的重要环节,“人才链”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基层人才梯队建设”更是成为企业“人才链”的重要前段组成部分。
“终端教育人才”绝大多数通过“校园招聘”方式进入公司的“初始用人部门”成为“实习生”或者“管理培训生”。他们是一块儿“材料”,他们身上至少有70%以上的闪光点是公司所看中的,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进入公司后一段“漫长”的“培养期”,是企业与“涉职之初”应届毕业生的重要“磨合期”——常常基层会“火花四溅”。可能“点燃激情”,也可能“惹祸上身”。
这个阶段,涉职之初的“职场小白”的核心人物是要掌握一项“才能”,这是能够未来在公司“安身立命”的;就算“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也要有一份“真才实学”,学会培育并锻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
度过了实习期与试用期,由“人才”真正向“人財”转变——是公司前期对于“实习生”与“管理培训生”要“投资回报”的时候了。
由“人材”→“人才”→“人財”,这是一般企业在“基层梯队建设”的“不错成果”。
主观上说,清晰自己的职业定位与最佳职业贡献区,找到“职业锚”;
客观上说,能够为企业吸引更多的“合适”人才,所以,对于HR来说,如何切实有效的操作号“校园招聘”也成为需要思考的问题:
1、校园招聘是寻找“合适”而不是“最优”的“人材”
很多企业的“逼格”很高,非985/211,非本科等等不要……但你你要知道,许多校招人员进入企业实习,可谓“七分靠打拼,三分靠运气”。
所谓“人材”就是“可塑之材”,作为HR,不如考虑考虑如何去“打磨”他们——“合适”比“最优”更重要!
2、校园招聘将会由“订单模式”向“采购模式”转化
“订单模式”被称为校园招聘的“捷径”,学生到了“实习期”,整个班级“连锅端”到企业。
这看似解决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但随着当代应届毕业生的诉求愈发“多元化”,这种“强扭的瓜不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由“订单模式”向“采购模式”过渡,更多的是说我们的“校园招聘”的前移。我们在鼓励学校老师走进企业的同时;企业的HR们是不是也可以深入到高校,物色并“采购”到你的“人材”呢?
责任编辑:wangyw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