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 >> 人力资源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分析指标设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分析指标设计

2014-03-28 14:59:48  来源:人力资源研究  作者:网络  浏览46次 
内含:1)人员数量指标;2)人力资源结构指标;3)人力资源运作能力;4)人力资源效率指标等四大类指标,基本涵盖了HR平时常用的指标,经典实用!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期初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初一天企业实有人数。

 

  2、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

 

  3、统计期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

 

  月平均人数= 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日数或:=(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

 

  4、员工人数流动指标:是指企业内部由于员工的各种离职与新进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变动。

 

  5、人员流动率。是指报告期内企业流动人数(包括流入人数和流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是考察企业与员工队伍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流动率=(报告期内流入人数+流出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流入人数指调入和新进人数,流出人数指退休、内退、调出、辞职、辞退和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由于人力资源流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和员工的工作情绪,必须加以严格控制。若流动率过大,一般表明人事不稳定,劳资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而且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以及增加企业挑选,培训新进人员的成本。若流动率过小,又不利于企业的新陈代谢,保持企业的活力。但一般蓝领员工的流动率可以大一些,白领员工的流动率要小一些为好。

 

  6、 净流动率。净流动率是补充人数除以统计期平均人数。所谓补充人数是指为补充离职人员所聘用的人数。净流动率=(补充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分析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时,可与离职率和新进率相比较。对于一个成长发展的企业,一般净人力资源流动率等于离职率;对于一个紧缩的企业,其净流动率等于新进率;而处于常态下的企业,其净人力资源流动率、新进率、离职率三者相同。

 

  7、离职率。是指报告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公司辞退、合同到期不再续签(即终止合同)的所有人员。不包括内退和退休人员。离职率=离职总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辞职人数+辞退人数+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离职率可用来测量人力资源的稳定程度。离职率常以月、季度为单位,如果以年度为单位,就要考虑季节与周期变动等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离职率应低于8%。

 

  8、非自愿性离职率。当企业解聘员工或终止员工工作时,就发生了非自愿性的员工流失。其主要表现为:某员工因不能完成本职工作,不能达到绩效标准,或有严重的或故意的错误行为,不再满足运作要求而引起的员工流失。非自愿性的员工流失包括下岗、裁员、辞退、因员工死亡或终生残疾等导致合同失效等。非自愿性离职率=[(解聘员工人数+因残疾而离岗人数+下岗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对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数据的分析,有利于辨识员工主要的离职原因,较低的非自愿性员工离职率有利有弊。可以通过非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转换视角,重新审视企业的业绩和生产力问题。

 

  9、自愿性离职率。是指自愿离开企业的员工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自愿性员工离职率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员工的个人境况、公司的内部环境、行业的趋势和宏观的经济形势等。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自愿性离职的员工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如果某一企业有较高的自愿性的员工离职率,可能是不健康的企业文化的反映,或者企业对员工的认同和奖励计划没有被恰当地评估,以及领导不力也会造成该比率的上升,也可能是该企业应该对招聘程序进行彻底地检查以确保工作岗位和雇佣员工的能力相匹配。

 

  10、人力资源新进率。人力资源新进率是新进人员除以统计期平均人数然后乘以100%。新进率= (新进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

 

  11、知识型员工离职率。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知识型员工离职率=报告期内知识型员工离职人数÷报告期内知识型员工平均人数。所谓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员工,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工程人员、测试人员、高新技术质检人员、工艺人员以及市场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都属于知识性员工的范畴。

 

  12、内部变动率。是指报告期内单位内部岗位调整、内部调动的人数同总人数的比例。内部变动率=(单位内部岗位调整人数+单位内部调动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二、人力资源结构指标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也就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审核,只有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的各项计划才有意义。

 

  1、人员岗位分布。是指按照特定的岗位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各岗位上实有人员的数量以及所占总人数的比重。任何企业的人员都可以分成五大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后勤人员),管理人员又包含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研发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以及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又包含研发人员、工程人员、测试人员、质检人员、工艺人员,市场人员包括销售人员、营销人员、市场技术支持人员;生产人员包括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后勤人员指招待员、清洁工、司机等。

 

  2、人员受教育情况分析指标

 

  2.1人员学历分布。是指按照学历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所有在岗员工的最高学历情况统计。包括各学历层次相应的人数以及相应的比重。员工学历是指已经正式获得国家承认的最高毕业文凭学历。人员学历分为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及大专以下五个层次。

 

  2.2人员第一学历分布。是指按照学历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所有在岗员工的第一学历情况统计。包括各学历层次相应的人数以及相应的比重。所谓“第一学历”,即国民教育系列的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要排除自考等其他形式的在职教育。第一学历,即高中毕业后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被某一学校录取,经修业期满所取得的文凭。除此以外诸如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电大、成人高考、脱产进修等途径所取得的学历,即为第二学历、第三学历了。

 

  2.3平均教育年限。是指报告期末企业(部门)所有在岗员工的接受学历教育的年数的平均值。平均教育年限=∑每位在岗员工接受学历教育年数÷在岗员工人数(1)博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22年,硕士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9年,本科代表受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大专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5年,大专以下代表受教育年限为12年。其中,大专以下中的初中、小学文凭也按照12年处理。(2)一般情况下,平均教育年限与员工的素质水平成正比。员工平均教育年限越高,企业(部门)的员工素质水平越高,反之,员工平均教育年限越低,企业(部门)的员工素质水平越低。同时,平均教育年限间接反映了企业(部门)的人员工作能力的潜力。

 

  3、人员年龄、工龄分析指标

 

  3.1人员年龄分布。是指按照年龄区间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实有人员在各年龄阶段相应的人数以及比重。(1)年龄区间划分为25岁以下、26岁-35岁、36岁-45岁、45岁以上四个区间。(2)仅仅对年龄分布进行一维分析,只能看出员工的年龄层次结构。只有当把年龄分布和其他相关的指标结合起来,才可以从数据中看出问题,例如将年龄分布和学历分布结合,或者将年龄分布和人员职位层次结合,组成一个二维的人员结构分析表,才能从双重指标中所显示的数据中,看出人员结构所折射出的具体情况。(3)对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人员是否年轻化还是日趋老化,人员的稳定性和创造性,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人员工作的体能负荷和工作职位或职务的性质与年龄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以上四项反应情况,均将影响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45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6岁-45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岁-35岁的低龄员工。

 

  3.2平均年龄。是指报告期末企业(部门)所有在岗员工的年龄的平均值。一般情况,平均年龄与员工知识更新速度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成正比。平均年龄越小,员工知识更新速度越快,知识结构层次更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强,企业的知识资源也就更为丰实。

 

  3.3人员工龄结构分析。是指按照工龄区间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实有人员在各工龄阶段相应的人数以及比重。(1)工龄指标为员工在公司工作工龄,截至日期为报告期期末,工龄超过半年按一年计算,半年以下按半年计算。通常工龄越长代表员工忠诚度越高,经验越多,工龄区间划分为5年以下、5年-10年、10年-15年、15年-20年,20年以上五个区间。

 

  3.4人员职称与技术等级结构分布指标

 

  3.4.1人员职称结构分布。是指按照职称体系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各职称等级上实有人员的数量以及所占总人数的比重。职称结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教授级四个等级。

 

  3.4.2人员技术等级分布:是指按照技术等级体系划分,报告期末企业(部门)各技术等级上实有人员的数量以及所占总人数的比重。职称结构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

 

  三、人力资源运作能力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CPI升高则货币购买力下降,企业在调整薪酬时应该适当考虑此因素。

 

  4.2 内部薪酬指标

 

  4.2.1工资总额。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所有实有员工的应发工资总额。工资总额=I1+I2 ……+In。其中,In是报告期该企业某位员工的应发工资。

 

  4.2.2人均工资。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平均每位员工的工资额。人均工资=报告期内工资总额÷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1)人均工资的统计,一般可以结合员工分类统计数据,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时间跨度统计,这样就可以通过二维角度来分析实际问题。

 

  4.2.3知识型员工工资总额。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知识型员工的工资总额。

 

  4.2.4知识型员工工资比重。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知识型员工的工资总额占企业(部门)实有员工工资总额的比重。知识型员工工资比重=知识型员工工资总额÷所有员工工资总额。

 

  4.2.5年工资总额增长率。是指报告年度企业(部门)工资总额同上年度相比所增加的比例。年工资总额增长率=报告年度工资总额÷上年度工资总额×100%-1。

 

  4.2.6年人均工资增长率。是指报告年度企业(部门)人均工资同上年度相比所增加的比例。年人均工资增长率=报告年度人均工资÷上年度人均工资×100%-1。一般情况下,同期工资增长率应该比销售收入增长率小。如果同期工资增长率大于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表明工资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企业的人力成本增长过快。

 

  4.2.7保险总额。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为其所有员工按法规所缴纳的社会保险的费用总额。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费用。保险总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A1+A2+……+An。其中An指报告期内为某位员工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数据库数据收集中需要明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所缴纳总额。

 

  4.2.8人均保险。是指报告期内企业(部门)为每位员工平均所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人均保险=报告期内所缴保险总额÷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5 劳动关系指标

 

  5.1劳动合同签订比例。是指所有人员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及占总人数的比重。劳动合同签订比例=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报告期员工内平均人数。此指标从侧面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程度。

 

  5.2员工投诉比例。是指所有员工投诉的数目占总人数的比重。员工投诉比例=员工投诉的数目÷报告期员工内平均人数。此指标反映了员工关系的优劣程度和管理的规范性。

 

  5.3解决争端的平均时间。是指在内部某一争端持续存在的时间长度。解决争端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争端解决程序越有效。解决争端的平均时间=解决争端所用天数÷争端总数。此指标越高说明解决争端所需时间越长,其成本就越高。当数据显示解决争端的平均时间变长,这就给出了在公司某一领域内出现问题的信号。

 

  5.4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是指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比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参保人数÷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

 

  四、人力资源效率指标

 

  人力资源效率指标是用来反映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对比的指标,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人力资源利用的效率。

 

  1、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计算的平均每一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全员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员工内平均人数。(1)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员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反映了人力资源使用的优劣程度。(2)单位时间一般是指月度、季度或者年度为标准单位时间。

 

  2、人均销售收入。是指根据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计算的平均每一个员工的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报告期内销售收入总额÷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人均销售收入是考核企业效率的指标,尤其用在同行业之间相比较最有可比性,人均销售收入越高,企业效率越高。由于每个月销售收入与入库产值的差别,以事实为依据,每个月的销售收入总额以当月的入库产值为准,年度的销售收入也以此为准。

 

  3、人均净利润。是指根据报告期内的净利润计算的平均每一个员工的净利润。人均净利润=报告期内净利润总额÷报告期内员工平均人数。人均净利润是考核企业效益的指标。

 

  4、万元工资销售收入。是指根据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计算的平均每万元工资所能产生的销售收入。万元工资销售收入=报告期内销售收入总额÷报告期内工资总额。一般而言,万元工资销售收入越高,企业效率越高。

 

  5、万元工资净利润。是指根据报告期内的净利润计算的平均每万元工资所能产生的净利润。万元工资净利润=报告期内净利润总额÷报告期内工资总额。一般而言,万元工资净利润越高,企业效益越高。

 

  6、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是指根据报告期内的净利润计算的每投入单位人工成本所产生的净利润。万元人工成本净利润=报告期内净利润总额÷报告期内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工资总额+保险总额。人工成本属于企业新创造价值中的一个部分,是企业为取得新创造价值和利润必须付出的代价,同时又是企业将一部分新创造价值以直接和间接方式对职工的全部支出。理论上讲人工成本包含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及其它人工成本。结合企业现状及数据收集的局限性,一般仅抽取人工成本中占绝对比重的工资总额与保险总额来统计人工成本。

责任编辑:zhengfx
标签: 管理 指标 设计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验证码


  • 发表评论须知:
  •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频道推荐

    精彩推荐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2021年可以影响中国未来职场的十大人才趋势        全球招聘专家瀚纳仕表示,未来一年,中国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重点关注国内招聘,制药企业在招…[详细]

    最新信息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沟通的“黄金公式”
    ·自我感觉特别好的面试,为什么往往没下文了?
    ·一个人长期稳定发财的真相:就这2点
    ·电话请假公司不批,员工自行休假算旷工吗?
    ·职场上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
    ·HR的方向怎么选
    ·毕业十年,有人月薪1w,有人月薪10w,差在哪里?
    ·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暴露了你的层次
    ·远离的底层思维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会员协议 | 联系我们 | 合作代理 | 广告服务 | 隐私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友情链接 | 会员价格

    版权所有 舟山爱博仁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民北路100号三楼(301)
    客服:0580-2086078 电话:0580-2526078 传真:0580-226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