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业务发展致岗位增加需要补员,还是岗位人员流动、交流需要替补,如何给管理岗位配备人员是一项重要的人事决策。在实践过程中,大中小企业都有通过岗位竞聘方式来选拔企业管理者?一些企业采用竞聘选人实属短时权益之策,还有一些企业专门形成了规范制度并规定要定期举办岗位竞聘。不同企业在实行竞聘选人时做法差异很大,程序中有笔试、民主投票、演讲、答辩等方式,有的仅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内容,有的是几项内容全部考察。但真正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竞聘选人,打破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一定常规标准和流程提供岗位候选人的方法,扩大候选人的来源范围,采取公开报名与面试测评、评议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按规定的程序,选拔任用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的管理者(储备干部)的一种方式。通常有竞聘选拔管理者和竞聘上岗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选拔企业中基层管理者或其贮备人员,后者主要是组织机构变革调整中对管理岗位和普通岗位全部实行人岗重新匹配。
1、竞聘的主要特征
(1)内部公开报名
岗位候选人的公开报名是竞聘的基本特征。通常情况下,公开报名的范围越大,竞聘岗位的候选人数相对更多一些。不论这种具体报名形式是自我推荐,还是民主推荐或组织推荐。
组织不论何种原因需要进行人岗匹配时选用竞聘方式来操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岗位候选人的设定,通常是根据岗位职能来划分候选人的范围,也就是越与竞聘岗位功能越接近的岗位人员越容易成为竞聘岗位的候选人。竞聘岗位的职能专业技术性越强,这种岗位候选人的筛选范围就越小。相反,竞聘岗位的职能专业技术性越弱,通用能力要求越强,这种岗位候选人的筛选范围就越大。
尽管竞聘岗位候选人是公开报名,但不是面向社会公开,这就是竞聘与社会招聘的根本区别。内部公开报名中的内部是指组织的一部分、整个组织,或组织所管辖的系统。
(2)公开演讲
由于竞聘岗位候选人来源广泛,经过资格初步审核的竞聘候选人,有些不仅组织的人事部门人员不熟悉,就是作为竞聘评委的竞聘岗位的各级上司也不熟悉。公开演讲无疑是一个沟通交流平台,一方面让候选人公开地展现自己,另一方面让各级上司以评委身份直接观察候选人。
候选人的演讲内容主要是关于候选人的自我介绍,过去的工作情况及对任职竞聘岗位的一些设想。有时为了增加对候选人了解的机会,演讲之后需要候选人回答评委们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为了探寻演讲有关的内容,也可能与演讲内容无关。
(3)现场评分
在竞聘岗位候选人进行演讲答辩过程中或之后,评委要现场根据统一表格化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对各个候选人进行评分。
这些评分项目中有些仅需要评委通过观察感知就可以做出评判,如候选人的外表和口头表达,有些需要评委根据现场获得候选人的演讲内容或回答内容,迅速分析、推理和判断候选人的一些复杂能力水平,如逻辑思维、组织协调等能力。
现场评分显然与日常招聘面试评分有较大不同,,,候选人与面试人员是一问一答互动方式来交流进行。竞聘中评委要通过短暂的演讲和答辩单一信息渠道,对候选人做出5—10项的素质评判实属不易。
2、竞聘的适用条件
(1)候选人不足或专业非特定化
组织采用竞聘选人的实际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竞聘的内部公开报名这一基本特征说明,竞聘岗位候选人不充足或竞聘岗位的能力要求非功能专业特定化。岗位候选人不足采用竞聘方式就是要扩大候选人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筛选竞聘岗位的任职者,无论是筛选到来自更大范围的竞聘岗位的任职者,还是筛选到来自原来小范围的竞聘岗位的任职者,都是竞聘的成功。竞聘岗位的任职者最终来自于更大范围说明原来小范围的候选人难以匹配竞聘岗位,相反,竞聘岗位的任职者最终来自于原来小范围说明更大范围内候选人也难以匹配竞聘岗位。
竞聘岗位的职能专业技术化水平也是决定是否采用竞聘选人的条件。竞聘岗位的职能专业技术化水平要求越弱,候选人的范围无疑会越大。同样竞聘岗位的职能专业技术化水平要求越高,而原来小范围内无适合候选人或候选人不足,候选人的范围无疑也会越大。
实际当中,候选人不足或专业非特定化,但没有更大范围来筛选,也只能采用外部招聘或“矮子里面选将军”的做法。
(2)组织机构调整
当组织发生重大变革,机构岗位进行了调整,职能或岗位都重新设置或划分,组织难以在短时内进行沟通协调进行人岗匹配。组织人事部门就采用竞聘方式,分层公布竞聘岗位,让员工自主分层参加岗位竞聘。
实际上原来与竞聘岗位的职责功能相近的岗位人员更容易成为竞聘岗位的任职者,而一些专业能力要求宽泛的竞聘岗位将可能有更多的竞聘候选人。
(3)“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理念
一些组织在选用竞聘选人进行人岗匹配时,时常宣传竞聘体现了组织“公开、公平、公正”的人事理念,期望给员工以公平感和职业发展的期望,增强组织凝聚力。
在组织中,绝大多数岗位的职责、功能和目标并不相同,而岗位任职者的资格和能力也不一样。与其通过人岗匹配的“公开”来实现“公平”“公正”,不如通过企业管理规范化、体系化来保证公平、公正。但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是一个相关利益者的投资共同体,公平、公正只是一个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4)适应组织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
组织以什么方式进行人岗匹配,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甚至组织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但不同的人岗匹配方式与组织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及战略目标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正是组织的发展阶段、发展规模和适当战略目标及组织文化的组合决定了在组织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适当的人岗匹配方式比较适合。在组织发展早期,业务发展是关键,人员磨合还没有稳定,并不适合采用竞聘方式进行人岗匹配。而在组织发展的成熟时期,组织发展趋于稳定,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也不适合采用竞聘方式来进行人岗匹配,尽管竞聘的组织是规范的,但是与整个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人力规范体系化相冲突。由此,只有在组织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组织各项管理处于规范过程中,整个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没有体系化,业务成长导致人员供不应求,组织采用竞聘方式进行人岗匹配比较适合。
3、与其他人岗匹配方法的比较
(1)领导经验决策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岗位各级上司对岗位任职者的任职资格和能力的要求都有一个理想期待,有些通过成文的形式予以固化,有些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交流予以说明。相比较而言,岗位的直接上司的要求更为具体、直接和系统一些,其他上司更为模糊或典型化一些。
岗位任职者的任何表现,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尤其是特别好的,或者是特别不好的信息,进入岗位上司的人事印象记忆库中。这些信息都是零零碎碎、时断时续的方式进入记忆库,难免以偏概全,但记忆的整合功能为各级上司提供了决策基础。且不说这些上司因其他因素影响而没能按照经验记忆去决策。
与领导经验决策相比,竞聘除了规范的制度流程优点之外,还有就是现场评分,现场评分实际为进一步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竞聘的所有评委都在同一时间获得竞聘候选人的竞聘演讲和答辩信息,尽管现场评分存在一些问题。
(2)组织推荐决策
人岗匹配的三种人事决策都需要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岗位任职者的信息和候选人的个人相关信息。人岗匹配的不同方式实际是所获得的候选人相关信息内容和丰富性不同而已,也就是组织推荐的信息内容和丰富性不同。
领导经验决策方式,组织人事部门仅提供候选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和简历等,候选人的过去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情况要么无从得知,要么是决策领导从候选人的岗位相关者获得一些零碎评价。组织人事部门也会临时性的通过民主评议或组织考察方式获得候选人的过去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情况。
竞聘决策方式,组织人事部门也提供候选人的一些基本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增加竞聘演讲答辩的现场评分,还可以增加临时性地通过民主评议或组织考察方式获得候选人的过去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情况,丰富决策支持信息,提高决策满意度。
组织推荐方式,组织人事部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建立和实施人才规划培养和选拔制度。一方面根据不同岗位及岗位未来候选人的情况,提供或建议各种培养或培训方案,并跟踪这些未来候选人的培养、培训执行情况和效果,形成培养、培训管理评估评价。另一方面注重制度化将候选人的过去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情况以绩效考核、能力考核、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形式信息收集整理。所有这些方面信息都被输入后备人员的信息库,并定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评估,根据需要向决策者提供人选推荐建议方案。
总之,竞聘是组织人岗匹配的一种形式,也是人岗匹配决策的一个发展阶段。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