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劳动力的“质”,新型人口质量红利的兴起
2013-08-09 08:40: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姜超 浏览46次
中国未来劳动力变化趋势是最近市场上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随着人们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开始担忧,再加上过去几年来不绝于耳的“老龄化”的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注意。
但是实际上,劳动力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全面而且复杂的。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劳动力的“量”固然重要,但是真正成为未来增长的希望是劳动力的“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本文是《中国增长潜力研究》系列报告中的第三篇,旨在研究传统的人口数量红利的消失,而新型的人口质量红利的兴起。
传统的“人口红利”,是人口数量红利。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但是,人口数量红利正在结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正在减少,人口正迅速老龄化。 新型的“人口红利”,是人口质量红利。从基础教育的普及到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带来人口质量红利的兴起。受教育人口数量突飞猛进,劳动人口中大学生占比逐年上升,遥遥领先于印度等金砖国家。比较中美两国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发现,中国人的受教育水平加速追赶美国。历史上成功的追赶案例中,经济增长的追赶均以人力资本的追赶为先导。
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所谓“工程师红利”,即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产业工人中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高端人才迅速增加,将取代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模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借鉴美国经验对比发现,在过去的中国,无论是高科技产业还是整体的科技发展,都缺乏重要的自主创新,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科研人员。中国近五年科研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为20%,人口质量红利愈加明显。
从“招商引资”到“招才引智”。中国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这并没有带来企业的高利润与劳动者的高收入。原因在于中国过去遭遇了巨大的人才外流。现在来看,我国已经进入“智力回流”期, 2012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相比增长46.57%。国家各重要部门也纷纷出台优惠奖励政策,吸引人力资本回流。
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中国经济过去长期依赖政府管制调控。政府投资过于注重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民间投资偏重于房地产等硬件建设。然而,靠投资基建拉动经济,产能严重过剩。现在,政府逐步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放松管制,在“软件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尤其将投资方向转向教育、研发、科技创新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软件”领域。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首次突破4%。
责任编辑:abler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