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产将成“幸福经济”的基石
2013-04-18 14:23:34 来源:爱博人力资源信息中心 作者:爱博仁摘编 浏览46次
2013年两会期间,社会福利保障、收入分配改革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包括《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意见陆续出台,一时间关于如何应对新的人力政策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不仅成为用工单位、人力资源服务商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同时也在社会各界掀起广泛的热烈讨论。对此,易才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浩拨云见日,站在行业全局高度,提出了颇具前瞻性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人力资源改革的核心内容必将围绕“人力资产管理”展开,人力资产将成为“幸福经济”的基石。
人力杠杆 幸福先行
自国家“十二五”人才战略实施以来,企业人才战略也逐步从成本逐利向人才逐利转变,从国富论向幸福论转变。李浩认为,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中坚力量,人力资产当之无愧担当神经枢纽重任。较之过去以企业效益为重的时代,如今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调整人才战略布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纷纷将人力资源管理重心逐渐转移并过渡到关爱员工、关注员工幸福指数等软性措施上来。
你幸福吗?这问题在企业面前,非但没有浪漫,更有几分辛酸。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要素,而人才竞争的根本要素则是能否给予员工充分幸福感的竞争。换言之,企业给予员工归属感、幸福感越多,企业就更能够吸引住核心人才,提升企业在本行业的竞争实力。
过去大多企业单纯追求数字化的利益,忽视了人力资产这一“看不到的”潜在动力,而更注重于成本的考虑。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力看成资产。降低人力资产的流动率,提高人力资产的产出,提高人力资产的满意度,成为现阶段众多企业人才战略最核心、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经济与企业人才战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结构优化势在必行
当前,随着新近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出台,此前用工问题中存在的较严重的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得到了明确说明与规范。新的用工环境与政策对进一步优化企业人力资产结构,调整用工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资深人士,李浩认为,在新的政策环境驱动下,企业一方面应提前做好增加薪酬福利、完善薪酬激励体制等工作的长期准备。另一方面,由于用工环境更加严格、规范,企业应及时梳理其主营业务、分配方法、定三性,调整用工结构等问题。
然统观全局,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是自己消化,短时间内实现优化人力资产结构势必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增加相当大的处理量,甚至直接影响劳务人员的切身利益是否及时得到保障,不利于员工幸福指数提升的实现。李浩分析,基于此种原因,目前许多企业选择与人力资源外包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既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转移风险,降低成本,同时更以专业服务优化企业用工结构,一举两得。
业内专家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迫切解决人力资产管理调整的最高效途径。实现人力资产的优化完善,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并提升员工满意度,提升员工的“幸福就业”指数,最终形成以员工满意指标为核心,以提升个人绩效、组织绩效、企业竞争力为内容,实现幸福企业、幸福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
责任编辑:abler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