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为把企业做大,求贤若渴,却难免饮鸩止渴。
企业家必须警惕一些选才的误区,这里面既包括对人才本身的能力素质评估的误区,也包括企业家自己的心态误区。
忠诚误区
企业犹如企业家的王国,企业家难免会有君王情结,非常看重职业经理人的忠诚。纵观历史,所有历史学家眼中的奸臣,几乎都是皇帝眼中的忠臣。没有“忠”的地位,也就没有“奸”的机会。
然而,企业终究不是企业家个人的王国,企业家与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关系,忠诚是相互的:企业家对职业经理人忠诚,职业经理人才会对企业家忠诚。换言之,终生无条件依附企业的人,是奴才而非人才。
正是对“忠诚”存在认识误区,企业家对于职业经理人,总是“喜新厌旧”。他们总是把眼光放在企业外面,而忽略内部的人才金矿,而自信的职业经理人,也往往比较低调,两边很难一拍即合。
学历误区
好多成功的企业家学历不高,有些很成功的企业家只有小学学历。这些学历不高的企业家,往往对高学历人士有一种好奇心和莫名的好感。对于学历低的企业家,领导高学历的人,也会带来一种虚荣心的满足。
“唯学历论”中,两种情况最明显。一是关于博士好多人有误解,企业家往往望文生义,认为博士应该“博”,其实,博士的系统教育是往“专”和“深”发展,而非往“博”上。也就是说,博士更可能是专才而非通才,而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需要用的是通才;二是关于MBA大家也有误解,认为学了MBA就能管理企业,殊不知,刚刚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为了“镀金”而去读书,他们大多在学习能力上没问题,却在管理能力上问题极大。
经历误区
经历相当重要,而且价值不菲。打工皇帝唐骏的高薪,很大程度上跟他的辉煌经历有关。不过,最应该跟价值相联系的,应该是能力。可惜的是,这个世界愿意为经历付钱,却不愿为能力埋单。
经历其实很容易包装。例如,某人是海归,在美国呆了七年,其实只有两年有正式工作,其余时间只是在中餐厅刷盘子端菜。这对企业家来说,是个教训。
无疑,像刘邦和萧何那样,为没打过仗的韩信设坛封将的,在企业家中凤毛麟角。即使企业家做不到刘邦和萧何那样知人善任,但是也必须清楚,经历不等于能力。
业绩误区
业绩是个很难用关键业绩指标(KPI)来衡量的东西。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优秀的管理人才会产生好的业绩,但这只是统计学概念:业绩的好坏,以统计学上的方差(variance)表示,只有一部分是可以用管理者能力的高低来解释的,这个部分有多大?可能是30%,也可能是20%,因环境不同而不同。
另外,在一个企业内部,也很难将不同管理人才的KPI互相比较。
在很多情况下,地域市场、产品市场、上级和下属的风格和能力,对于职业经理人业绩的影响不亚于甚至超过分公司总经理个人管理才干的作用。
孟尝君情结
现在很多企业家很像古时的孟尝君。孟尝君爱才,迷信多样化(diversity)。他积攒人才,有点像收藏古董。孟尝君养了食客三千,其中个别人是有些本事,但多数人只是食客。关于孟尝君,王安石的评价可说明一些问题,他称孟尝君三千食客皆是鸡鸣狗盗之徒,若有一个是人才,齐国也不会那么快灭亡。
这个评价显然过激。不过,从孟尝君的典故,可以总结出两个结论:第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能把鸡鸣狗盗和雄才大略的人放在一起;第二,人才不能储备。就算是人才,放在企业存着,没有用武之地,人才就会像食品一样腐败变质。真正的人才,绝对不会甘于寂寞,他们的“保鲜期”很短。 对企业家来说,不仅要收纳人才,更关键的是不可拿人才当摆设,而必须大胆使用人才。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2021年可以影响中国未来职场的十大人才趋势 全球招聘专家瀚纳仕表示,未来一年,中国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重点关注国内招聘,制药企业在招…[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