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将包括私营企业员工在内的大量低收入人群纳入工资统计调查范围。因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较低,新的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数字公布之后,肯定低于原先的数字,国家统计局预计将在明年公布这一新数字。网民认为,这实际上是对相关的分配制度设计与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要求:即不管是现有的社会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制度,都应当按社会公正要求作出相应调整。
纠偏之举带来的期待
“公众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据一直不领情,几乎是公布一次,质疑一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均工资数据弱化了弱势群体平均工资偏低的事实。而且私营单位被排除在外的统计方法一直为公众所诟病。”中国吉林网刊载作者胡艺文章指出,“国家统计局与时俱进调整国家统计样本,将私营单位纳入工资统计调查的范围,体现了对民意与低收入群体的尊重。有利于挤出平均工资里的水分,营造真实的工资环境,客观反映发展现状,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真实依据,这是必要的权利纠偏之举,值得期待。”
天涯博客博主“白岭”补充道:“此番国家统计局进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亡羊补牢,算是私营企业能名正言顺地‘归队’,实乃大快人心之事。一方面,对于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数量多、分布广,新增、倒闭、转产等变化频繁也好,他们管理不规范、统计基础薄弱、会计制度不健全也罢,他们也是政府部门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此举表明了统计局维护统计数字真实性的改革趋势。”
权力造假才是毒瘤所在
私企纳入工资统计了,会否终止“被增长”?这实在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前局长李德水就曾披露,从近年来全国统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约占全部统计违法行为的60%。仅2008年一年,全国立案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就达1.73万起。网民认为,导致“被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私企未纳入工资统计只是技术性因素,最不容回避的因素则是权力的乱作为。
网易博主“王石川”表示,多年以来,在数字统计上,权力造假被暴露的案例可谓多矣,数据造假有时夸张得令人感到发指。重庆市某镇曾在2004年上半年为了实现“双过半”目标,镇领导授意统计人员在某企业300万元产值数据后加个“0”,变成“3000万元”。“试想,有这样的镇领导,统计数字还能真实吗?”博主认为在如此注水的数据面前,难逃“被增长”。
“王石川”指出,关于被增长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因素。国家统计局决定,从今年起正式建立年度私营单位工资统计抽样调查制度。“抽样调查同样是很有学问的,对一些精于算计的官员来说,抽样什么的企业,他们心里可亮堂着呢。”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