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飞行员私自“导演”了一场“空中秀”,并非是航空业特例。
从2007年底开始,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们纷纷“罢飞”。究其原因,多为飞行员不满薪水、分红而采取这种极端策略。对于飞行员这类“特殊”的定制人才,除了货币激励,他们或许更需要的是灵活多变的弹性工作、授予飞行员更多自主权、变化的飞行航线等更具个性化的非货币激励方式。
他们工作幸福感很低
航空业人才与其他一般行业人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市场化程度极低。国内大部分的航空公司不仅仅是飞行员、空姐和维修人员流动性差,即便是职能管理部门的员工也基本没有市场流动性,飞行员一般都是定量从学校里招生,而且招生的范围有限,规模稍微大一些的航空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航空院校,帮助培训飞行员。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专家都知道,适当的流动性和员工多样性对管理来讲是有益处的。
其次,职业发展通道不畅通。在航空公司内部,飞行员、空服人员、航空维修人员属于特殊的人才,工作时间长,上升空间有限,除了高薪,没有任何可以增加忠诚度和归属感的举措。没有内部轮岗制度,也很难向管理层突破。
第三,定制型人才的比例太高。在航空公司内部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飞行员是被定制的,是波音技师还是空客技师,一旦选定,终生难改。
第四,军事化氛围太浓,基本没有人性化管理。他们更多像被系统调制的机器人。飞行员被安排什么时间飞什么航线,他们被运力调度部门安排的飞行线路和航班所控,没有任何的自主选择权利,空服人员也一样。
于是,狭窄的职业上升通道、高强度而又单一的工作,“挣钱”成了飞行员唯一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追求。转会民营航空公司,换个环境,多挣点钱,甚至提早几年谋个高职位,成了他们的主要动机。即便是高额的补偿金,民营航空公司也是乐意付出的,因为这样至少省去了近十年的培养时间。
前法航大中国区总裁博亚曾说:“人在宽松的环镜下工作肯定比在紧张的环境下更有效率。如果我们每天面对的负面压力越小,我们就能更好地思考。”法航-荷航一向将“制造宽松环境”作为留住员工的重要手段。
对于法航-荷航的管理人员,他们每天最担心的是团队里一点笑声都没有。在他们眼里,微笑着工作并不代表工作不认真,整天板着面孔,也不代表工作就认真,法航-荷航首先让员工保持亲切与快乐的状态。细心、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是法航-荷航最大的特点,在这背后,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让全员参与服务创意。
在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最显眼的地方会有一个信息栏,是公司员工最关心的每天航班准点到达率。由美国民航局监测出的每天航班准点到达率牵动着全公司员工的心,如果每月准点到达率达到85% ~90%,每位全球主管级以下的所有员工,在月底就会得到每人100美元的奖励,总计300多万美元。实际上,这对公司是很大一笔开支。但大陆航空坚持这样一种观念: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飞行旅程中,很多特殊问题,北欧航空公司的员工都会以客户为导向被充分授权。有一次,一名好奇的经济舱乘客偷偷溜进了头等舱,乘务长看到后,立即邀请他进来参观,甚至还在驾驶舱里请他喝了一杯酒,不用再请示上级,事后也不必写报告,说明为什么酒少了一杯。
美联航的灵活用工方式
定制化培训飞行员早已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中国民航事业,飞行员短缺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去年,南航借鉴了国外飞行员培养......More↓↓↓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