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巴菲特的九大管理原则
2014-11-12 10:39:08 来源:腾讯财经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作为一名投资者而言,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极其成功的企业家,只不过这个事实有时候会被淹没在无数有关他建议投资者如何购买股票的建议中。
作为一名投资者而言,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极其成功的企业家,只不过这个事实有时候会被淹没在无数有关他建议投资者如何购买股票的建议中。
这种建议可以用简简单单的几个词来概括。巴菲特曾在上个月接受采访时说道:“如果你持有股票来作为一种投资,那么不妨就将其视作你拥有一幢公寓房、住宅或一座农场,看成是一桩生意来做。”
根据这种观点,投资者不应只是因为猜测一只股票的价格会在近期内上涨而买入这只股票,而是应该将其视作一家企业,能在长期内带来利润,而这种长期观点同样也是巴菲特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给出的商业相关建议的核心。以下是从巴菲特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的年度公开信中摘录出的几个例子:
1. 在面临市场波动的时候应保持冷静
巴菲特写道,盈利的波动“一点儿都不会让我们感到烦恼”,毕竟“查理(指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CharlieMunger))和我更愿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坎坷的道路上拿到15%的回报,而不是顺顺利利地拿到12%”。
2. 留住好的股东
伯克希尔哈撒韦从来没有对其A类普通股进行过分割,其结果是现在一股的股价已经达到近21.4万美元,这就使得投资者不愿迅速买卖这只股票,而这正是巴菲特所喜欢的方式,他希望股东能跟他一样拥有长期的观点。
巴菲特曾在1979年的年度公开信中写道:“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公司所能获得的股东支持者正是它们想要寻求获得和应得的类型。如果公司重点关注的是短期业绩或短期的股市反应,那么很大程度上来说它们所吸引到的股东也将重点关注同样的要素。”
3. 保持专注
在同一封公开信中,巴菲特警告称即使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也可能会因“管理者骄傲自大或由于厌倦而导致注意力不够集中而陷入价值停滞”的状态。其结果是,“走上歧路的”管理者会“忽视公司本身表现优异的业务,去购买其他一些表现平平或更差的业务”。
就这个问题而言,巴菲特极力主张:“无所作为才是聪明的作法。”1982年企业界发生了大量的并购交易,但巴菲特当时指出,在很多并购交易中,“管理者的智慧在与管理者的肾上腺素的搏斗中败下阵来,你追我赶的兴奋情绪蒙蔽了追赶者的眼睛,使其看不到这种追逐将会带来的后果”。
4. 压低成本
巴菲特在1996年的公开信中写道,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企业保险子公司GEICO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直接原因在于这家公司遵循“低成本运营”的原则。他指出:“低成本就意味着低价格,低价格能吸引和留住好的投保人”,而当这些保险客户向自己的亲友推荐GEICO时,这家公司在“(客户)获取支出方面就节省了大笔费用,从而保持较低的成本”。
5. 员工激励机制应删繁就简
巴菲特不喜欢他所谓的“彩票”式员工激励机制,比如说股票期权等,原因是其最终的价值可能“从零到十分庞大”,这种波动会“完全超出员工的控制之外,而我们想要(通过激励机制来)影响这些员工的行为”。他认为,员工激励机制应该根据业务本身的经济性因素而“量身打造”,这种机制应该简单且可以测量,并且“与计划参与者的日常活动直接相关”。
6. 远离麻烦
巴菲特正试图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未来进行“逆向工程”处理。他指出:“如果我们无法忍受某种可能会有的后果,哪怕这种后果可能还很遥远,我们也仍旧会远远地躲开,以免(为可能的后果)种下种子。”他还指出,芒格经常都会说:“我只想知道我会死在哪里,然后我就永远不会去那里。”
7. 不要用被低估的股票进行收购交易
巴菲特特别反感的是,一家公司的股票并未得到市场的公允估值,却使用股票来进行并购交易。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按公平的出售价格来看原本会是极好的业务会变成糟糕的收购交易。对于估值公允的黄金来说,没办法通过贬值到铅价的黄金来买到。”
8. 控制公司规模
巴菲特曾在2006年的公开信中写道,他对“任何类型的大企业运作良好的能力”表示怀疑。按照他的观点,公司“规模(过大)会令许多组织变得思维迟钝、不愿改变和自鸣得意”。这就是直到今天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总部仍旧只有少数员工,而几乎所有管理工作都由部门经理负责的原因之一。
巴菲特表示:“能与喜欢每天早晨来上班、并且一到公司就开始自然而然地像老板那样想问题的经理人合作,那真的是一件幸事。”
9. 保住好名声
在巴菲特看来,对于企业及其他所有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条建议很可能就是要保住自己诚信的声誉,永远都不要做那些不希望见诸报端的坏事。在1991年所罗门公司发生重大丑闻以后,巴菲特接管了这家公司,那时他曾向美国国会下属一家委员会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这句话是为了向员工传达一条简单的信息:“公司亏钱我能理解,但如果公司损失哪怕一点点的声誉,那就别怪我冷酷无情。”
正如巴菲特经常都会被人引用的一句话所说的那样:“建立好名声需要20年,毁掉好名声只需5分钟。若能虑及于此,行事就会不同。”
责任编辑:yuanp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