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一个在网络上都搜索不到的名字,造就了手机电池业的中国名牌,也是福州中国名牌的零突破。
起点拿点工资不如自己开厂“我这个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方金似乎在解释,在创立自己企业之前,方金分别在两家集体、国营企业当了近10年的员工。这也造就了他严谨慎言的作风。“我当时一边上班,一边还在外面筹划办工厂”,在工厂上了6年班后,对测绘仪器生产及销售情况都比较熟悉,方金萌发了自己办一家生产仪器厂的计划,他说,与其整天上班拿点工资,还不如自己当老板。
在工厂筹划差不多后,方金就辞去仪器厂的工作,自己办起了新的仪器厂,当时他只有25岁。后来赚了一些钱,并吸收了一些新的合作伙伴。但没过2~3年,方金发现,仪器设备尽管在当时市场反映还不错,可前景并不乐观,于是,他就转让自己的工厂股份给合伙人。他再选择的是当时新兴的行业——通信,也是这个行业造就了今天的飞毛腿,从对讲机到无绳电话,方金都做过。
做“黑珍珠”掘到第一桶金
“我的第一桶金,应该是从做‘黑珍珠’开始的。”方金称。“黑珍珠”是介于对讲机与手机之间的一种通信产品,外观与大哥大相像,当时手机还未普及,而“黑珍珠”由于具备短程对讲功能,距离在30千米之内,因此,市场非常看好。1990年,方金与同胞兄弟一起,与一单位共同成立了一家新的贸易公司,专门经营“黑珍珠”等通信器材。“当时我们的贸易量是全国最大的,都是用集装箱来进货,‘黑珍珠’体积跟大哥大差不多,那要装多少部呀。”方金称,当时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都齐聚福州批发,由于供不应求,有的经销商甚至在福州一等就是半个月。这是方金的原始积累。
做“黑珍珠”业务3年,方金掘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为其之后投入手机电池行业奠定了基础。但好景不长,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黑珍珠”被禁止使用。“‘黑珍珠’寿命只有3年,直到被禁时,我们还有6000万元的库存货品,后来至少有一半成为废品了。”方金如此称。但尽管如此,方金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已入账。到底这第一桶金有多少?方金未提及,但从其价值6000万元的库存货品就可窥一斑了。
考验产值缩水数千万元
1995年,在“黑珍珠”捞取第一桶金的方金开始有了办实业的想法,这一次他选择了手机配件。记者在与其交谈过程中,方金始终机不离手,言语举止中都显露出对手机的特殊喜好,他认为手机是能与电脑相媲美的热门电子产品。1997年,方金创办了自己的实业——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在创业伊始,方金就把移动通讯配件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伴随着移动通讯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其也得到高速发展。移花接木巧起名“起这个名字,尽管不那么好听,但俄罗斯的飞毛腿导弹在战争中声名远扬,已经打响了这个牌子,取‘飞毛腿’的名字,把这个闻名世界的名字,移植到自己的产品中,大家一看就记住了。”方金称,“飞毛腿”这个名字,会让人感觉奇怪,进而会有了解的愿望,其次,也希望企业能飞快成长,成为享誉中国电池业的“飞毛腿”。
这家企业开局甚好,由原来的数十人的小厂,迅速扩展到几千人的生产企业。然而考验随即而来,就在方金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一场行业大战让其陷入困境。行业混战陷困境“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和许多小企业一样,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关口。”方金称,1999年至2000年,公司经历了最为困难的调整期,产值缩水数千万元。而其背后的深刻背景是,国内投资者看好手机电池的生产投资成本低、未被充分开发的现状,纷纷上马投资,整个手机电池行业经历了混战时期,而不成熟的飞毛腿也遭遇溃败,用方金的话说,无论是管理还是专业化程度,飞毛腿都达不到要求。
1999年至2000年是手机电池企业最艰苦时刻,不行的企业就得出局,行业进入“群雄混战”阶段。作为公司掌舵人,方金也陷入困境,企业面临生死关头。发展品牌制胜多方出击那两年,也成了方金最冷静的时期,在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他终于出招了。
“我们不与其他手机电池血战”,具有前瞻眼光的方金,毅然将大部分力气使在企业内部,狠抓管理、抓品质、打品牌。1999年,遭遇行业混战之际,飞毛腿在困境中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在国内手机电池行业又是首家。现在,飞毛腿是福建唯一一家生产自有品牌的电池企业,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手机电池品牌。即使在业内,飞毛腿现在的名声甚至超过了方金这个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创立者。
2001年,方金又做了两个决定:上马配套项目和给手机厂商配套。“我们给厦新、波导、NEC、西门子、联想、康佳等10多家大型手机企业做配套,做配套提高了飞毛腿在行业的知名度。”
今后重点在汽车电子领域但飞毛腿不可能永远只做电池,如今方金在为飞毛腿的未来作战略布局。最近他在深圳收购了中国电子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并在其基础上扩大规模,专门用于开发生产汽车音响、汽车电视、汽车导航系统、倒车雷达等。此外,还在上海、广州、深圳建立研发中心,新一轮的投资创业又开始了。“电池仍是我们的主业,但今后的一个重点会在汽车电子领域,这是飞毛腿今后10年要做的。”方金称,他已在深圳斥资数千万收购了中电集团的汽车多媒体企业,并开始生产上市汽车影音视听产品,又要放手一搏了。
创业心得宽容打造团队
方金不擅言辞,不擅应酬,他对自己创业的评价,更多是认为靠运气。“我不擅长经营,不把自己定位为老板”,在方金看来,当老板的人,肯定是很精明,会管理,而这些他都不会,甚至对财务也不熟。“我实际上只做两件事,一是企业战略,二是用人,该用什么样的人来发展企业,‘善用人,但不是管人’。”方金认为,自己当董事长,并没有事必躬亲的感觉,相反,还有些清闲,“下一个10年,飞毛腿要做什么,这是我要考虑的,用什么总经理,也是我要想的。”
方金自称内向,其创业10年,主要是靠团队,靠合作伙伴。方金把创业成功、飞毛腿的成就归功于团队,而他的宽容,更造就了这支团队。以人格魅力吸引合作伙伴谈起他的团队、他的几位合作伙伴,方金赞不绝口,“我不懂管理,不懂财务,甚至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但我的合作伙伴都弥补了我的不足,就是在困难时期,我们也没有分开。”方金称,他与合作伙伴已经合作10年之久了。
无疑,方金的人格魅力和战略眼光,吸引了合作伙伴。“企业是一个团队,靠大家做起,无论是老板、企业家,他都无法自己一个人完成全部工作,一个好的领导人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强的团队,造就一个好企业,对领头人来讲,宽容对企业的每一个人至关重要。”方金称。方金的魅力影响了不少人,企业的股东层,也是一个十分团结的核心层,不管在企业上升还是下滑阶段,而在方金的企业里,有的员工已经跟了他10多年了。如今飞毛腿已涉足建材、基础工业、通讯终端、汽车电子等多领域,资产10多亿元。在飞毛腿中,方金是最大的老板,其股份超过40%,占控股地位。
方金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典型的儒商,在他的经营准则里的首条,就是与他合作的伙伴,首先要在合作中获得赢利,所以与他合作的伙伴都很稳固和长久。方金事业上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基于他对市场的准确判断。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通信行业,而后介入手机电池充电器行业,1997年开始投资生产手机电池。围绕手机产业链发展这是方金最初的经营思路,这里的每一步都有准确的判断,一步一个脚印。公司开局、发展都非常顺利,随着手机市场的迅速扩大,公司也由原来的几十人、几百人迅速扩展为几千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2005年是飞毛腿收获的一年,从“中国名牌”的获得到“最具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荣誉,飞毛腿手机电池从单一品牌到多层次、全方位产品的扩展,飞毛腿手机电池已经站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方金认为,在手机电池领域要做到“快、全、高性价比”,“快”就是要有电池研发实力跟得上众多手机的发展速度:“全”就是产品对市场上的各种手机产品有所覆盖。飞毛腿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必须狠抓管理,狠抓产品质量,规范经营,追求领先,只做更好。“飞毛腿”在手机电池行业中首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导入ERP系统,2004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正是凭着对管理和质量的不断追求,“飞毛腿”一路斩关夺隘,争霸市场。产品行销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南非、尼日利亚、荷兰、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当问及“飞毛腿”今后的发展,方金说:“飞毛腿前10年做电池,企业做大做强了,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管理和制造经验,建立了一整套销售网络,飞毛腿评上中国名牌后,树立了品牌,我们将逐步实现由行业品牌向消费品牌过渡。”
“2005年,我们在深圳收购了中国电子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专门开发生产汽车电子。我们还在北京、广州、昆山建立研发中心,大举进军汽车电子领域,开始新一轮的投资创业。”
现在的“飞毛腿”已经形成了以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为核心,集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集团化企业,形成了以电池产业为主导,汽车电子和数码产品产业同步发展的三大产业。电池产业包括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数码产品电池和移动DVD电池,电池产业将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发掘新的盈利模式,加强多渠道市场运作,通过市场占有以及数码电池和笔记本电池的共同努力,进一步稳固电池业飞毛腿的品牌领先地位。
方金告诉我们,2006年是关键的一年。电池产业要上台阶,还是品质要先上,是品质年。汽车电子将以技术为导向,开发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稳步扎实地推进产业发展,是创新年。数码产品要拓展销售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是拓展年。
创业是方金永恒的主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飞毛腿”就会驰骋在汽车电子和数码领域,再展他的创业风采。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