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多元化评价主体 “二维三线四级五评”准确客观考核得分将作为干部提拔、评优依据,考核不称职者将被淘汰。
一年一度的机关干部年终考评在即。对于北京市海淀区130多家单位的70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来说,今年的考评有点特别——
2009年干了多少工作,干得漂不漂亮,不用你“自吹自擂”,也不用担心主管领导个人对你的评价会出现主观“印象”,区委组织部门给出的大考“成绩单”上,将一项一项、明明白白,全部用分数说话。
“在前两年分批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正式推行‘二维三线四级五评’领导干部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目的就是让考核结果更加准确客观、公平公正。”海淀区委组织部部长杨智慧表示。
那么,与以往的干部考核体系相比,这套全新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究竟有何不同?海淀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向记者细数了四大变化。
变化1:评价指标量化,“干多干少大不一样”
过去对干部考核,不管其工作性质、职位特点和具体分工如何,考核内容大体都是“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非常笼统。由于考核指标不够量化,参加评价人员在打分时只能跟着感觉走,往往会出现凭印象打分、盲目打分的现象。
新的干部考核体系采取“五评”考核办法,对干部的考核分为胜任能力、工作实绩、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和自我评价五个部分。例如胜任能力评价包括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等25项细化指标。每项指标对应一定的分值,总分为100分。工作实绩评价内容为单位具体业务,是在对单位具体业务进行梳理、核对的基础上,统一列出具体工作名录,根据每项具体工作在全局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设定相应的分值,总分也是100分。领导干部主管哪几项具体工作,就由这些工作的上下级单位对具体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工作干得多、工作效率高得分就多,工作干得少、工作效率低得分就少,各单项工作的得分总和就是该干部工作实绩评价的总得分。
变化2: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数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过去,干部年终考核结果的评定一般结合干部述职、民主评议、主管领导评议情况,由单位考核委员会研究确定。实际上,在相当一部分单位里,干部是“优秀”还是“称职”,单位的“一把手”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如在对干部胜任能力的评价上,不光领导班子成员要对考核对象进行测评,单位同级干部、分管业务科室的科级干部及一般干部都要对其进行测评。在对干部业务工作的评价上,则由该干部的业务上级、业务下级、班子自身和由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组成的外界代表等四个层面的主体,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在不同评价主体的权重设置上,严格按照评价部门与考核对象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单项工作占整体工作的比重,确定不同考核主体的权重系数,使考核结果既能从多个层面反映考核对象工作实绩,又能从整体角度给予客观公正评价。
变化3:借力信息技术,干部年底大排名
以往,对干部的考评结果仅仅是“优秀”、“称职”、“不称职”等几个等级。至于同样是“优秀”干部,这名干部和那名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否有差距,差距在哪里,很难体现出来。
新的考核体系引入量化考核标准,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经过综合分析处理考核数据,每名被考核的领导干部最后都有一个综合得分。按照党群系统、政府机关系统、街道系统、乡镇系统、事业单位系统划分,每名干部在本系统领导干部队伍的得分总排名、在某一方面的排名,以及在本单位班子成员中的排名都看得一清二楚。
同样借助信息技术,被考核干部年底拿到的考评成绩单上,也不再是“优秀”、“称职”或“不称职”这类模糊的评语。计算机生成的“二维”绩效图形,将清楚显示该干部全年的工作量与工作完成的效率情况。“三线”分析图则会直观显示胜任能力测评和工作实绩考评中,上级部门、下级部门和自我评价曲线的差异对比,以便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二维、三线”数据分析方法使考核结果更加直观。
变化4:考核结果与干部升迁、嘉奖紧密挂钩
过去,年度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考核优秀人员除了被奖励1000元左右奖金外,没有其它实质性激励措施,考核工作不痛不痒,时间长了,不少领导干部和群众形成了“无所谓”的心态,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也是一个样”。
新的考核体系的考核结果将与年度评优奖励、干部的提拔任用紧密结合。对考核优秀的处级领导干部,区委将依据考核结果直接提出奖励建议,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对沟通能力、管理水平、专业素养等某一单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干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对综合排名靠后的干部,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职责分工或现任职务。对处于系统末位的干部,通过谈话、诫勉等方式,帮助查找原因,督促改正。考核不称职的,将免去领导职务。
干部感言
量化考核,“有压力,更有动力”
面对即将实施的干部量化考评体系,海淀区农林委副书记朱立忠坦言“压力不小”,“新考核体系评价指标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并且群众的参与度也比以往大大提高,这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有压力,但更有动力”。朱立忠说,新考评体系的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工作中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人都要评价你,这样一来,自己的工作干得到底怎么样心里会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不恰当的工作方式、方法能及时地加以调整。同时按照新办法,同系统的领导干部最后还要进行排名,这对自己既是鞭策也是激励,“要想在排名上过得去,那就得扎扎实实地把平时工作做好才行!”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