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HR和部门主管把加薪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认为只要加薪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就可以使员工获得物质和心理需求上的满足。然而,笔者从近几年担任薪酬经理审批过上千份加薪单中发现,加薪其实是一种尴尬,加薪的激励作用约占总加薪人数的30%、平衡作用约占60%、留人作用占10%左右。针对加薪的不同目的,如何对要求加薪的员工进行合理的使用、培训及职业规划是HR需要掌握的一门艺术。
三种情形下的加薪。
加薪的目的是为了激励,HR主管是“心甘情愿”
从理论上讲,加薪的目的是为了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这是管理者与员工皆大欢喜的事情,为此,这类加薪HR主管是心甘情愿的,调薪比例可能在20%-30%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左右,而且对于加薪的员工,公司一般会对他们的发展做出规划,甚至委以重任,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笔者手下曾有一名培训专员,在进入公司半年多的时间进步很快,能够独当一面,我发现他很有发展潜力,于是主动提出为他晋升、加薪,通过人事考评委员会把他从培训专员晋升为高级专员。在晋升和加薪后,小伙子每天信心百倍,踌躇满志,后来在他的上司离开后,他仅以一个高级专员的身份就撑起了整个公司的培训任务,负责整个培训部门的规划管理。
加薪的目的是为了平衡,HR主管是“心不甘情愿”
薪酬的作用既要显示激励又要显示公平,但事实上这是很矛盾的,薪酬很难做到真正的100%公平。原因是:1、平均主义心态。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平均主义就是“大锅饭”,所以不少主管认为同岗同酬才是合理。然而事实上同岗同酬适合于一岗一薪的岗位工资制,比如操作工、清洁工等,而对于知识型的员工就不适用了。如我就曾经历过一个这样的案例,工程部主管同时接到8位工程师的调薪单,为了平衡起见,主管按照同岗同酬的思路,8个人的薪资全部调为一个标准。好一个“同岗同酬”,难道他们的能力、学历、年资、业绩都相同吗?既然不相同,薪资怎么会相同呢?
2、薪资攀比。薪资保密一直是每个公司头痛的问题,由于很难做到,所以大家都会攀比,不比能力贡献而比薪资水平。特别是对不能定量考核的员工,在绩效考核不完善的状况下,无法对能力、绩效进行准确的界定,所以攀比的结果导致工资会节节攀升。
3、新人比老人工资高。通常状况,同等学历、年资、能力的人,外招新人往往比现有人员工资要偏高。即使现有人员与市场薪酬或内部工资相比是合理的,但也会使老人与新人攀比。
这类加薪约占总加薪人数的60%,而且多数是为了被动的平衡,所以,多数HR主管对此是“心不甘而情愿”。
加薪的目的是为了留人,HR主管的心态是“心不甘情不愿”
很多公司都面临这种尴尬,有些稀缺人才或者关键岗位的人才在人才市场很难招到适合的,尽管现有的人心态和能力都不怎样,并且薪资已很高,还经常会“翘尾巴”、讲条件,不加薪就要走人,而公司在没有招到新人的情况,不得不被动地去给他(她)加薪。
笔者曾服务过的一家公司,研发部一位工程师由于掌握公司核心单片机技术,市场上这类人很难找,而该工程师平时心态很消极,开发产品总是延期,尽管他的薪资已达到8K,但他动不动就去找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要求调薪,不然就辞工,迫于压力,公司不得不妥协,工资一次性调到10K,显然他调整后的工资已比市场行情高出30%.为了留人加薪,约占整个调薪人数的比例为10%,HR主管是“心不甘情不愿”,调薪比例通常在20%-30%,并且也是个案调整。对这种忠......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