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为利润中心仍需时日
目前,一部分企业大学在发展上开始向自负盈亏方式进行转变,而且比例在逐渐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企业大学也在转向外向型企业大学。
外向型企业大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市场化,例如惠普商学院,面对社会进行招生。还有一种是为产业链和经销商服务的。北京凯洛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玥介绍,目前我国企业大学以培训产业链为主,宣称将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利润中心的,大部分都是在做秀。
王玥指出,只有每个行业的“塔尖”企业才能建立企业大学。企业能在行业中的顶端位置,而且能固守在这个位置,是经历过无数次淘汰而生存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经验“沉淀”在企业中,只有这种经验能总结出课程。此时,企业大学的培训课程,才会对产业链产生影响,产业链上的企业才愿意来企业大学学习。但是,目前除了海尔和蒙牛等个别企业,中国还没有企业能够提炼出自身的“经验之道”,供别人学习。因此,我国的企业大学还不具备成为企业利润中心的实力。
二、讲师结构需做比例调整
一个成熟的企业大学,外部讲师和内部讲师的比例,控制在15%-30%之间,这是一种很好的结合。外部讲师有开阔的视野,内部讲师对本企业了解很深,双方结合,课就会讲得非常好。但是我国的企业大学,普遍是企业的内部讲师只有一个人,而其他的都是外国讲师,这样的讲师配备完全违背了企业大学建立的初衷,本末倒置。
王玥介绍,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例如广东移动公司,他们以前会高薪去请外部讲师,但是现在认为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目前,广东移动公司在培养内部讲师,这些内部讲师可以不断挖掘问题、开发课题,这样一个企业才会拥有优秀的本体。
三、企业大学PK商学院
企业大学的培训模式以及内容,很容易被看作是商学院的“变种”。其实他们的区别大相径庭,而各有千秋。
商学院教育,能够让学员开阔眼界,并了解到前沿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企业大学,更像一个“头脑风暴”论坛。对于企业人员来说,让他们讨论前沿的理论,会发现你永远没有一个商学院的教授讲得好,没有他们眼光开阔。但是在讨论企业内部问题上,商学院教授是就会手足无措,因为他不了解你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因此,企业大学和商学院的培训重心是不同的。如果企业大学与商学院的课程是一样的,那么企业大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王玥认为,如果企业大学能够很好地传授企业内部经营上的问题和教训,无论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体现的价值都非常大。这样说来,企业大学课程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在商学院花费几十万上MBA、EMBA.
四、建立企业大学应理性
目前,中国的一些企业十分看重企业大学这块金字招牌,似乎一个企业拥有了企业大学,企业的地位就能得到无限提升。对此,王玥强调,“企业没有必要急于建立企业大学。”
他指出,企业大学可能就是名字好听,目前很多企业大学可能昨天还是企业的培训部,今天就改名叫企业大学了,但是仅追求一个企业大学的名号是无任何意义的。
盲目建立企业大学,只能体现中国企业的一种急躁,一种扩张的冲动,希望自己的企业迅速变强变大。
反观国外,很多著名企业并没有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例如GE,在中国它只叫做GE领导力中心。
因此,我国企业没必要草率建立企业大学,中国还没有多少能算是真正的企业大学。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