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员工请事假的时候,多数公司是要扣除事假的工资的(别人家的公司有不扣工资的?)但对于请事假后的工资应该怎么算,相信对于绝大多数HR来说,是个挠头的事儿。
  先默默想想,你公司的事假是怎么扣工资的? 
	  好,请继续往下看。
  令人抓狂的21.75
	  先看规定。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天休息日)÷12月=21.75天
  这就是令人抓狂的21.75的来历。
  作为月平均计薪天数(21.75天),是在全年365天的基础上,剔除104天休息日后除以12个月的平均值,而不是员工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
  有人问如果是闰年呢?闰年呢?闰年呢?重要的事情问三遍!
  366天的那一年呢?是不是就是:(365天-104天休息日)÷12月=21天,碰到闰年就按照21天作为月平均计薪天数?
  哦,乱,乱了,让我理理,让我静静。
  实际计薪天数与实际上班天数的冲突
	  由于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在全年每个月的分布是不一致的,并且每个月的具体天数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大多数月份的实际计薪天数是不同的。而包含法定节假日的当月,实际计薪天数与实际上班天数又有了冲突。
  譬如2016年1月,实际计薪天数是31天-10天休息日=21天,上班天数则是20天(从21天再减去1天的元旦这个法定节假日)。
  譬如2016年2月,实际计薪天数是29天-8天休息日=21天,上班天数则是18天(从21天再减去3天的春节这个法定节假日)。
  譬如2016年3月,实际计薪天数是31天-8天休息日=23天,上班天数也是23天。
看见了吧,这3个月,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样的!
  我又想静静了。
对,就用21.75计算!
	  很多人使用21.75天计算扣除事假天数的工资。
  第一种: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 ×实际出勤天数
  第二种:实际工资=月工资-月工资÷21.75×缺勤天数
  那么,这两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呢?
  如果员工月工资为2175元,2016年1月份出勤19天,缺勤1天。那么是这样计算当月工资吗?
  第一种:2175÷21.75×19=1900元(按照出勤天数计算19天)
  第二种:2175-2175÷21.75×1=2075元(按照缺勤天数,月工资减去1天的缺勤天数工资)
  天哪!
  按照第一种算法,缺勤1天被扣了275元。
  按照第二种算法,缺勤1天被扣了100元。
  看来这种算法是有问题的,21.75太坑爹了吧?!你是不是用来捣乱的?没商量,一个字,滚!
  好伤脑筋。不行,还要想想其他办法。 
简单粗暴,这样算呢?
	  怎么算?还是按照实际的天数比较靠谱,让21.75滚一边去。聪明的人抛开21.75,就按照当月的上班天数计算,公式为:
  第三种:实际工资=月工资÷当月应当出勤天数 ×实际出勤天数
  第四种:实际工资=月工资-月工资÷当月应当出勤天数×缺勤天数
  还以月工资是2175元举例,则缺勤1天应当这样计算:
  第三种:2175÷20×19=2066.25元
  第四种:2175-2175÷20×1=2066.25元
  算到这,会不会暗笑起来?这两种算法可是一致的啊!OK!大功告成!
  慢着笑,大功真的告成了吗?还真没有。再假设一下,你会发现这个算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啥?开动脑筋想一想?
  假设员工在实际上班天数的20天全部是事假了呢?是不是就是0?是不是0?
  你敢回答是0?敢吗?元旦呢?说好的法定节假日是计薪日呢?是啊,法定节假日是计薪日!!!
  再看一下我前面写的:
  譬如2016年1月,实际计薪天数是31天-10天休息日=21天,实际上班天数则是20天(从21天再减去1天的元旦这个法定节假日)。
  所以,即使这个月员工全部是事假,仍然可以拿一天的工资!!!
  1月份实际计薪天数(21天)与实际上班天数(20天)的不一致,导致第三种、第四种算法仍然是错误的。
悲催了......
  会不会有人灵光乍现,说就用月工资除以31天再乘以30天?或者用月工资减去月工资除以31天乘以1天?有没有人这么想的?有没有?(姑且算第五种和第六种算法吧)如果你这样算,我只能说不要学劳动法了,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只会这样算(那时候不知道双休日是不计薪,学了劳动法之后才知道)。 
这样算才是正确的!
	  记住把法定节假日作为计薪日就OK了。下面,教给大家正确的第七种和第八种算法:
  第七种:2175÷21×(19+1)≈2071.43元
  第八种:2175-(2175÷21)×1≈2071.43元
  这样,即使20天不上班,也会拿到法定节假日的工资,即2175÷21×1≈103.57元
  那么,正确公式来了(本文核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工资=月工资÷当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
  实际工资=月工资-(月工资÷当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缺勤天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当月实际计薪天数都是包括法定节假日的,切记切记!)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当月没有法定节假日,则第五种和第六种算法中的法定节假日就是0,当月实际计薪天数就是当月应当出勤天数,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就是当月应当出勤天数减去事假天数,则第五种和第六种算法就相应的简化为第三种和第四种算法了。
  绕不绕?不管啦,只要看完这一篇文章后正确算出来就行了,而且再也不担心被人问倒了!听劳动法专家的,靠谱!
  那么,本文中说了8种计算方法,以前的你用的是哪一种?以后的你又会选择哪一种呢?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期间企业管理生产的38个常见问题问答 问题01:国务院延长2020年春节放假,延长的这3天属于什么性质的假期?企业必须执行吗?不执行会如何处理?答: 本次延长的3天假…[详细]

正确理解劳动合同履行与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合同履行 只要劳、资双方(劳方:是指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条件的劳动者,一般是指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区间内的劳动者;资方…[详细]

正确理解“劳动合同法”的试用期,“三期”女工的保护伞也要避免误区 很多女性职场人都会陷入这么一个误区,那就是她们普遍的认为“三期”就是女性员工的保护伞,只要怀了孕,那么即便她们犯了什么错…[详细]

关注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不合法的,签了也是无效的 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签了附有霸王条款的劳动合同,但其实各位无需担心,因为《劳动合同法》第26条明确规定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详细]

舟山市生育待遇相关政策 我市生育待遇相关政策,让你一目了然!一、参加生育保险人员相关待遇参加我市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在生育前已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并连…[详细]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期间企业管理生产的38个常见问题问答问题01:国务院延长2020年春节放假,延长的这3天属于什么性质的假期?企业必须执行吗?不执行会如何处理?答: 本次延长的3天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