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组织中的哪个位置
韦尔奇的用人图令人清醒
以上各种解释说明,人是有不同类别的,不是同质化的,因此,不能笼统地提以人为本,这会使领导者无的放矢,也使得员工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想要搞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上,自己在组织中处于哪种境况,按照韦尔奇用人图给自己打分。你马上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定位。
说明:1分(最低分):不认同,不符合要求。
10分(最高分):高度认同,高度符合要求。
一些有能力但不认同核心价值观的人,在了解自己的定位之后学会配合服从。给这类人的建议是:再强大的人也有薄弱环节,都有阿吉里斯之踵。要学会配合与服从,因为强大只是暂时的。
在特洛伊战争里,战神阿吉里斯刀枪不入,只有脚后跟是致命的弱点,母亲在他小的时候曾捏着他的脚后跟在神水里沐浴,只有脚后跟没有沾到神水,留下了一个弱点。阿吉里斯所向无敌,且智慧过人,用木马计攻破了坚不可摧的特洛伊古城。没想到城破以后在阿吉里斯单腿跪地和公主谈话的时候,被人一箭射中脚后跟而死。于是就留下阿吉里斯之踵这一典故。
一家医院里面最难管理的可能是一流的大夫,他们有能力但很难管理,不愿意配合,有"大腕"的风格,上下左右间很难协调。这类人属于有能力但是不认同组织价值观,只适合被利用。当能力不行的时候,他的结局恐怕就不会太好了,因此忠告这一类人,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在还有能力的时候努力向认同的方向靠拢,这就是和组织的价值观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长远发展。
还有一种人比较麻烦,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搞不清楚认不认同核心价值观,有没有能力也搞不清楚。这种人是多他不多,少他不少,在组织里混日子。如果组织的价值观是不明确的,那么这个人还比较舒服;如果组织的价值观是明确的,这种人就要立刻清醒,努力向使用的方向移动,否则会有麻烦。一个人应努力成为一个组织不可或缺的人,当他可有可无的时候,就被边缘化了,当他成为累赘的时候,就会面临出局的危险。
以什么人为本
分类用人
以人为本要依靠人,但是对人的依赖程度不同。
用1分、2分、3分、4分分别代表对人的依靠程度,4分是非常依赖,3分是依赖,2分是不太依赖,1分是不依赖。把这四个数字分配给韦尔奇用人图当中的四类人,你会如何分配?
一般人的分配是给使用中的人打4分,给离开的人打1分。在可以利用和培养的人的分数上分歧比较大。低风险的企业或者工作岗位,例如制造业,喜欢把3分给可以利用的人,把2分给可以培养的人。高风险的企业或者岗位,例如财务部门,喜欢把3分给可以培养的人,把2分给可以利用的人,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不认同价值观的人都要离开,如图1-3所示。
图1-3对人的依赖程度
这样做的基本原则是,不可靠的事情必须交给可靠的人办,可靠的事情可以交给不可靠的人办。
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以人为本可能不包括你,也可能不包括我。为什么不包括你?为什么不包括我?那是因为我们在组织中的定位可能有问题,如果想让自己在组织中更受重视,应该在两个指标上满足组织的要求,这样才可以进入正规的圈子。
2001年,联通某分公司的工程部刚刚成立,同时合并过来很多国信寻呼的员工,这些员工原先在国信曾任过班组长、经理,还有一些员工,应该说对联通的业务并不了解,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国信公司也处于后进状态。工程部的经理面临着大量的建设任务,有大批的员工需要培养,而且很多人都是新面孔,如何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如何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成了工程部面临的最大难题。
当时,该工程部经理采取了如下措施:
经过和原国信员工的谈话了解,选取一位当时在国信公司几乎处于被开除边缘的员工,充分发挥其特长,委以重任,让这位办事认真到几乎教条的员工充当一项工程部的项目负责人,并经常提醒他不懂可以同设计单位、监察单位的人学习,技术不懂可以学,重要的是质量、进度控制。这位原在国信并不被大家看好的员工果然不负众望,几乎24小时守在施工现场,真的做出了成绩。于是工程部经理就在大会小会上时常表扬赞赏他,其余同时从国信合并过来的员工,很多是比这位落后员工优秀的,感到既然这样一位快被开除的员工,在新单位新岗位上都能干好,更何况自己。大多数人就鼓足了劲,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工作,克服了很多困难,完成了当年的建设任务,而且在年底的岗位竞聘中,很多勤奋的员工取得了自己理想的职位。
这个工程部经理在用人时就应用了韦尔奇的理论,这位员工能力不强,但有共同价值观,善用他的特长,他就很好地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甚至还产生了一点刺激作用,使一些德才兼备的人也充分展现了自己,实现了这个工程部的价值最大化,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
本是什么?
本就是根、是根本,根本就是依靠的基础,就是原点,就是出发点,就是生存的基础和最终的目标。
如果说本是依靠的基础,那么以人为本就是依靠人,那具体依靠谁?
如果说以人为本是为了人,让人性得到体现,让人满意,让人开心,那具体包括谁?
如果依靠该离开企业的人、不可靠的人,这个企业将做不成任何事情。如果让该离开企业的人感到待遇很满意、让没有能力又不可靠的人的待遇很好,这个企业会破产。
所以,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以人为本依靠人,是否有我?包不包括我?
以人为本为了人,是否有我?包不包括我?
如果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都符合要求,就包括自己;否则这个组织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就会变化。如果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要从两个维度上找原因: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能力。
四种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利益关系的大小和价值观的认同度可以将相关者分成四类,对于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采取不同的对策,如图1-4所示。
企业与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之间,会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不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同企业有重大的利益关系,会导致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分裂。例如董事会成员价值观不同就会使董事会分裂,所以,要依据价值观认同构造董事会。
对于不认同核心价值观,而利益关系又比较小的个人,企业需要与之磨合,修正彼此的价值观以达成调和。
对于认同核心价值观,而利益关系又比较小的个人,企业比较容易处理,相互适应就可以了。
卸磨杀驴对不对
卸磨杀驴是对还是错?站在主人的角度看,没有磨了,驴没有用了,也养不起驴了,杀驴是没有办法时的办法。而站在驴的角度,杀驴是不对的,但是驴是无奈的。给驴的忠告是,发现自己没有用的时候,要提早开发新的技能,能够从事别的工作,比如说变成马,或者回归自然。
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张良告老还乡了,而韩信却还在跟随刘邦。韩信在被刘邦杀害的时候发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诰叹。这是为什么呢?
韦尔奇用人图可以解释得很清楚。
武将们打天下的时候有能力,同一号人物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荣华富贵,共享天下,平起平坐。当打下天下后,武功就没有用了。最关键的是一号人物的价值观变化了,由平分天下变成了独享天下。这样武将们就从认同―有能力的使用角色变成了不认同―无能力的离开角色,所以就有了"卸磨杀驴"的现象。
开国元老们最好的出路就是出将入相,转换角色从武将变成文官,如唐太宗的武将李绩和侯君集。因此,开国元老们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跟上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跟上一号人物的思想变化,才能够继续在这个组织当中存在下去。这种转换符合了组织期望的有能力且价值观一致的要求。
把组织比喻成一棵树,以价值观为本就是树根,如果没有了根,树就难以存活,树根必须同树的大小、质地相匹配。企业要以人为发展的根本,但个人必须在能力和价值观上符合组织的要求,企业需要剔除那些不符合企业要求的人,而保留符合企业价值体系要求的人。
一个搞戏曲的男人,退休了靠拉板车养家糊口。还要养活离婚的儿子扔给他的孙子,老伴还偏瘫。虽然辛苦,但很乐观,电视节目就把他作为正面的样板来介绍。
人在年轻时靠精力做事,年老时靠经验做事。年老了还要靠残余的体力谋生,是对自己的摧残。如果这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人启发他练个乐器,也可以退休时教孩子乐器,收入也会不低。
一些道理,年轻的时候知道了终生受益,年老时才知道悔恨终生。
给大家的忠告是:打造不随年龄而衰退的核心能力,这样下岗和受穷的永远不会是你。
以价值观为本用人
由于组织由人构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组织内部会有各种圈子:同学圈、校友圈、同乡圈、亲属圈、老上下级圈、师兄弟圈、协会圈,等等,各种圈子多了,圈子的力量大了,就会影响组织的正常发展,这个组织就会被圈子套住,成为一个被捆住手脚的巨人,难以行走。用人图也是一个圈子划分的标准,可以用它来规范其他的圈子,使得其他所有的圈子在用人图的规范下为组织所用。
郑州金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灵先生曾说过:"在录取员工的时候,在满足标准的前提条件下可以优先录取亲戚。但是来到企业以后亲戚关系就不再有效了,亲戚关系是在骨血上的联系,同组织的亲戚关系是能力和价值观的联系。能够在企业中存在就要同企业有亲戚关系,可以用两个指标衡量:有能力,价值观符合要求。
李中灵面试时重视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孝:"如果面试者对自己的父母不孝,我也不敢录取他。父母对他恩重如山还不能赢得他的认可,别人更不可能与他交下朋友。"
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的人,一般不容易犯上作乱,也就是逆反心弱,配合与服从度高,容易训导成优秀的员工。
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可以改造家族企业,这需要放弃小圈子的利益,维护大局。形成决议的时候可以有不同的声音,一旦决策后就要坚定地服从。
以价值观为本领导企业,有利于各种圈子有共同的运动主线,不破坏小圈子的存在,又维护大局的利益。一个组织内部有许多小圈子,用价值观领导理论可以理顺这些圈子,以组织的目标为中心形成一条珍珠项链。
柳传志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认为,多元化会与企业采用事业部制相矛盾,因而要做成子公司的形式。他认为子公司最大的问题是领导人本身是不是真有能力,联想分拆时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选人,这个人必须具备进入该业务领域的能力。当时他考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应该从外边选人,还是由自己培养人来做。最后柳传志强调,这个人一定要把忠诚于联想的事业放在突出的地位。
人们能够成为什么人是基本价值观的产物
对以下价值做出判断:
·事情是自己做还是让别人来做?
·是花到手的钱还是花没有到手的钱?
·是否购买便宜货?
·要不要骄傲?
·是否贪食?
·做令自己高兴还是不高兴的事情?
·是否杞人忧天?
·是否计较代价?
·发火还是不发火?
·事情要今天做还是明天做?
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
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他给孙子10点忠告:
·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绝不要麻烦别人。
·绝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
·绝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
·绝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不要贪食,吃得少不会令你后悔。
·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
·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如果还恼就再数到100。
·今天能做的事情绝不要推到明天。
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亿万富翁。他的观点是:
·今天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结果可能完全不同,比如股票。
·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不要动手,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绝对不从自己的口袋里面掏一个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