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职场排雷 目录
11.1 六类求职陷阱的辨别与应对
11.2 最需防范的四大陷阱
11.3 谨防传销陷阱 1
11.4 在七种状况下需要小心陷阱
11.5 防求职陷阱要点
11.6 求职陷阱预防六大秘诀
第十一章 职场排雷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作为即将出道或者刚刚出道的高校毕业生的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缺乏经验和应变能力。据调查,有一般以上的求职者曾落入“求职陷阱”。因此,初涉职场,一定要小心求职陷阱。
本章将招聘中常见的陷阱与骗局介绍给大家,进行一次全面的职场排雷。帮助我们练就回避求职陷阱的“火眼金睛”!
11.1 六类求职陷阱的辨别与应对
据某专业网站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70%的求职者遭遇过职场陷阱。试用期结束即失业、要工作先付钱、说是合同制却成劳务工……面对如此种种的职场陷阱,求职者自身防范很重要。在此,我们就六类常见职场陷阱的辨别应对给出提醒,以供参考。
学法律:不因“试用”丢权益
表现:公司年终招人,新进的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试用期的结束意味着劳动关系的结束。原本用来增进相互了解而协商约定的考察期如今成了许多求职者难以名状的隐痛,双向的试用原则更多地沦为企业方的霸王决断和对求职者的苛求,求职者不禁要问:试用期,难道这就是尽头?
提醒:如今,试用期时遭遇不公已是职场上的常见现象,面对莫名其妙的“变相辞退”,不少人只能是有苦说不出。事实上,求职者在选择所要加入的公司前就应该做好功课。其中,了解招聘公司历年招收员工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公司以前的招聘情况,例如录取比例数等,以便得知该公司的用人方式。如果该公司以前就存在试用期后很少留用员工的情况,或是该公司频繁地招人、换人,那么求职者就要警惕了,尽量避免陷入其中。
再者,在试用期间,劳动者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是最为关键的,首先要了解与试用期有关的法律规定。我国劳动法的相关条款中明确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享有报酬权,公司有为员工缴纳四金的义务。如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且应在试用期最后一天劳动者下班以前通知劳动者,过了这个时间,应认为劳动者已经试用合格,转为了正式员工。如果老板借试用之名不与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求职者可通过举报投诉来维权,而且事实劳动关系也同样受法律保护。诸如此类的法律法规,劳动者知道得越详细,其权益就越有保障,不会陷入公司设置的陷阱中无可奈何。因此,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条款,明确试用期期限和在此期间的待遇,若有疑问,及时向法律部门咨询,使自身的权益得到最全面最大程度的保障。
对于《劳动法》中出现的录用条件,劳动者不能任凭单位说了算,有些不规范企业可能利用“暗箱操作”、“内部控制”等方式,变着法子解除劳动合同,对此,有关法律人士建议,劳动者可以依据招聘广告的内容为录用条件,仔细了解公司对其试用期考核的标准和评断方式,无论最终的考核成绩是一个简单的分数,或一个复杂的综合考核结果,或是上级或指导人的评语,劳动者都有权知道。同时,用人单位也都有法定的义务对试用期的劳动者进行考核,并保留相应的文件。
勤考察:培训广告不轻信
表现:宣传广告上写着培训学校师资雄厚,“国内名师”、“专业权威”……名头一个比一个大,待到真正开课时,才发觉广告中的名师不见踪影,名不见经传只要经过包装,一样可以冠上名家称号;除此之外,广告信息夸夸其谈,“保证全部合格”的承诺下得轻而易举,课时严重缩水,缴了学费顿觉上当的学员只剩叹息:培训学校,想说爱你不容易。
提醒:随着市场化竞争愈演愈烈,求职者不辞辛劳地奔走“充电”,想通过各类“证书”提高自身“含金量”,这造就了一个繁荣的培训市场,但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优劣参差不齐,在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培训学校前,最好仔细查阅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学校是否资质齐全等,也可以向周围参加过该校培训班的学员了解教学情况,总之,选择那些有资质、国家承认的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相对比较有保障。报名前,不妨再提前打个电话咨询或者前去学校考察一番。因为通过咨询、实地考察,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培训公司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还可以核实该培训机构是否正规。通常正规的培训公司,其咨询人员的回答也都具备专业知识。
若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不要轻信宣传广告所说的效果如何之好,越是肯定、诱人的承诺越需要提防,也不要盲目相信资格证书,因为很多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实战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证书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你有了证书别人就会给你职位,在选择培训时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护荷包:变相押金不埋单
表现:“恭喜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请先缴纳服装费、档案管理费、培训费……”话没说两句,先给你开帐单,各类费用的来头说得有鼻子有眼,工作尚未定论,荷包率先不保,要想得到工作似乎这金那金的一样不能省,而事实上,金钱大多打了水漂,工作逼得你自己开口说退出,最后剩下的只是: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分我的钱财。
提醒:在应聘过程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对此,职业顾问认为凡是简单聊两句,草草应付面试后就说你被录用的招聘企业,往往重视的是你的“财”而不是“才”。求职者应聘时要掌握好一个原则,即不要在应聘的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在劳动保障部颁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等行为。因此,用人单位要求就业者在签订合同的同时,缴纳抵押金、风险金等以防止就业者违约的做法是不合法的。求职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可以大胆地提出拒绝,不要相信单位给出的适时退款的承诺,“如果用人单位连国家的规定都不遵守,他们怎么会遵守对求职者许下的其他承诺呢?”如果求职者已缴纳了此笔费用,有权在进入用人单位后随时要求予以返还。也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细思量:认清蛊惑不上当
表现:每次搜索招聘网站,总能看到这家公司的招聘启事,不知道是因为公司用人的要求太高,还是这个社会真的缺乏他们需要的人才,他们似乎永远都招不到理想的员工,疑惑中却不知企业如此行为,意不在招人,目的是宣传,此时惊呼: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
提醒:企业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招聘广告有隐性宣传的作用,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个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因为当一个企业需要招聘很多人时,在求职者心目中,该企业一定处在蒸蒸日上的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公司通过招聘储备人才,应聘单位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诸如此类的招聘广告实质都是在为自己的企业打响知名度。遇到此类情况,求职者要有充分的辨别力,首先,在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张贴招聘启事或终年招聘的单位要尽量避而远之,因为他们的目的可能并不是招人,而是让你知道公司的存在;其次,此类的招聘广告往往对所需人才的必备条件简而化之,却对能给予的福利、薪酬夸夸其谈,以此来吸引足够的眼球,面对这样的诱惑,求职者完全没必要蠢蠢欲动,因为不合理所以不真实。
且留心:免受蒙骗坏心情
表现:说明招聘“合同制”,录用后却变“劳务工”;明明是招聘销售经理,进去后却被告知实际就是推销员甚至传销者……应聘时说好的工作在录取后全然变了个模样,用人单位总能用各种歪理、借口解释实际与招聘广告不相符合的原因,而应聘者有了工作却坏了心情,吃了哑巴亏也只能说:门外的人想进来,门内的人想出去。
提醒:仔细分析之下,此类移花接木的假招聘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由于实际情况和招聘张贴出的情况不相吻和,招聘信息一般都比较简单,涉及细节方面的东西都没有明确注明,比如没有岗位职责和应聘条件等;其次面试过程极为草率,面试官似乎对你的专业、能力不感兴趣;刚面试完即被告知录用,但劳动合同却拖拉着迟迟不签,被录用的职位与原先应聘的职位不符,对方还会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双方口头、书面约定的合同中有明显的不公平条款。知道了它们的共性,就能从形形色色的招聘中辨别出真伪,分析招聘信息的详略、观察面试官的专业性、经常回顾、体味一下自己从应聘到被录取的整个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环节,不要被得到工作的激动冲昏了头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留备份:“知识产权”拒盗用
表现:应聘单位在笔试、面试后没了消息,而自己曾经提出的策划方案却在该公司的产品、活动中出现,求职者纳闷,不曾成为公司的员工,何时曾为他们打工,到那时,方才醒悟,招聘是幌子,“召集”创意是实质,不得不感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招聘单位的心思我猜不透。
提醒:在现在“智力产品”高价的情况下,知识产权的维护越来越被人重视起来,尤其是在创意领域,应聘者的成果被盗用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法律专家建议应聘者在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应该长个心眼,可以准备好两份,一份用于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并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的归属。除此之外,应聘者出于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维护,在提交策划案时最好附上“版权声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声明可以是:“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或者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11.2 最需防范的四大陷阱
11.2.1 试用陷阱
试用期原本是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相互了解对方而约定的考察期,然而却成了很多用人单位降低人工成本、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这类陷阱的表现形式通常有4种,既单方面延长试用期、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永远"不合格、试用期间不缴纳四金等。
永远没有终止的“试用期”
张小姐半年前通过网络求职,应聘某贸易公司的行政专员工作。经过面试后被单位录用。在签订合同时,劳动合同上明确写明合同期限为1年,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薪资为1200元,转正后为2000元,还有其他福利。试用期间,单位不给张小姐缴纳四金,待正式转正后,再办理录用手续,同时补缴3个月试用期的四金。但就在试用期快要结束时,张小姐却接到了单位的辞退通知,说张小姐的工作能力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单位招到了更合适的人员。由于单位以张小姐没有转正为由,没有办理录用手续,所以连试用期3个月的四金单位都没给缴纳。后来,张小姐无意间发现该公司仍然在招聘行政专员。
专家提醒:试用期解约不能太随便
专家指出,“试用期陷阱”一般多发生在一些小型企业,某些小型企业无力支付高额工资或者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剥削剩余价值,无所不用其极。求职者因对国家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不甚了解而导致上当受骗。
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享有报酬权,公司有帮员工缴纳四金的义务。即使老板不愿意与试用工签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也同样受法律保护。
另外,根据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人单位可以在试用期内随意辞退求职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所以,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录用条件。
11.2.2 收费陷阱
近年来,少数用人单位为了谋取钱财,采用招聘的途径,通过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培训费、押金或服装费等,从而获取不当得利。
招聘是虚揽财是实
郑先生是某网络学院计算机信息专业本科生,毕业后收到漕溪路上的一家网络技术公司发出的面试的通知,岗位是网络技术工程师。参加面试时,该公司自称是某大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并告知郑先生,由于上岗的员工都需要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所以,凡是新进来的人都需要参加为期4天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录用,培训费用是800元。郑先生由于对该岗位的技能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是大公司的分公司,所以对此没有产生任何的怀疑。但当培训结束后,郑先生却被该公司以条件不符、考试不合格等原因而不予录用。当郑先生就此事咨询该公司的母公司时,才知这家网络技术公司与他们根本一点关系也没有,方知自己受骗。
专家提醒:应聘时不缴费或抵押证件
不要在应聘的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劳动保障部2000年颁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等行为。由此看来,用人单位要求就业者在签订合同的同时,缴纳抵押金、风险金等以防止就业者违约的做法是不合法的。若求职者已缴纳了此笔费用,有权在进入用人单位后随时要求予以返还。也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劳动监察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11.2.3 侵权陷阱
近来,在一些专业技术和创意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智力陷阱”。极少数单位以招聘为名,在收集求职者资料和组织面试的过程中,要求求职者提供成果展示,并以此窃取求职者劳动成果。
笔试还是“免费劳动”?
刘先生软件专业毕业,已经有5年的工作经验。今年,由于工作环境不如意等诸多原因,准备跳槽,到某软件公司应聘程序员。该软件公司有四五十人规模,薪酬每月8000元,对此,刘先生觉得比较满意,是自己想要去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流程非常严格,初试合格后,进入笔试阶段。笔试内容是使用JAVA语言,上机编写一段程序,时间不限,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但不能相互交流,只要能完成目标。在一个面试的房间里,共有8名求职者,每个人的试题不同,几个年轻人无意中发现,看似8段程序,其实恰巧能整合成一个项目……
笔试结束后,刘先生再也没有接到消息。据了解,其他的几个求职者也没有得到回音。
专家提醒:自己的策划案最好附上“版权声明”
类似遭遇“智力陷阱”,也就是劳动成果被招聘方以招聘为由而窃取智力成果的情况时有发生。“智力陷阱”是指以招聘为名无偿占有应聘者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创意,甚至知识产权。专家提醒求职者,在不能判断招聘单位真实意图,又想取得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保护。主要方式有:
1、提交策划案等劳动成果时要准备两份,一份提交,一份自己留存,在留存份上要求招聘单位签字确认,以便将来能够证明劳动成果内容。
2、提交策划案时附上“版权声明”,并要求招聘单位签收。最好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策划案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使用本策划案或者将本策划案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11.2.4 培训陷阱
日前一项有关培训陷阱的调查显示,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培训陷阱的人群中,普遍反映培训市场上存在着以下4大陷阱:
陷阱1:培训效果有夸张成分
调查显示,约有34.8%的人认为培训效果有夸张成分,故意扩大培训的效果,比如保证考试通过、保证找到工作等,结果学员去培训的时候才发现,实际的效果与宣传相差甚远。
陷阱2:培训老师名不副实
有20.8%的人表示培训老师名不副实。有许多培训师的头衔都非常大,但当学员奔着这些名师去培训的时候,结果却被告知,这些名师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来上课了,临时更换成别的老师。要么师资的名声很响,但上课内容不过如此。
陷阱3:培训学校不够规范
觉得培训学校不够规范的占19.3%。许多机构没有教育资质也盲目开课,培训时间屡屡更改、培训师资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成体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到学员去投诉时,发现培训机构已人去楼空。
陷阱4:培训证书有水分
有17.5%的人认为培训证书有水分。目前,各种各样的证书鱼龙混杂,许多机构为了吸引学员,故意夸大证书的含金量。
另外,还有7.6%的人反映培训的课程安排相当混乱。在遭遇培训陷阱之后,大约69%的受害者会选择寻找相关部门进行投诉,18.5%的人则直接找到培训机构当面理论,只有12.5%的受访者选择忍气吞声。
专家提醒
不少培训班的广告都承诺“名校名师”授课,而等到真正开课时,“名师”却临时换人,承诺无法兑现。读者如果碰到这个情况完全可以为自己维权,可以向主办单位索赔学费,因为主办者在媒体上打出广告,读者依此报名,支付学费,双方之间建立了服务合同关系。
主办单位擅自变更授课老师、随意夸大培训内容等,违反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欺诈,听讲者完全可以要求其作出赔偿,并退还学费。
在此也提醒大家,目前最好选择那些有资质、国家承认的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比较有保障。报名前,不妨提前打个电话咨询或者前去当面咨询。因为通过咨询,不仅可以了解到培训公司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还可以考查该培训机构是否正规。通常正规的培训公司,其咨询人员的回答也都具备专业知识。若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也不要盲目相信资格证书,因为很多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实战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证书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你有了证书别人就会给你职位,在选择培训时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11.3 谨防传销陷阱
传销陷阱是职场中一类典型的陷阱,这里通过两个实例介绍其内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一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现在要说的是我的求职经历之一,希望能让广大同学了解,提高警惕。我一共接到三个广东的招聘电话,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首先打电话告诉我一个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是正规公司的网站,而且公司还都不错),告诉你如果有意向给他们回电话,回了电话之后他们会以核实的名义把你的信息记录下来,告诉你他们会把你的资料和谈话的录音交给上级人力主管审核。之后一天左右会打电话告诉你你通过了首轮审核,然后给你另一个资深人力的主管电话让你打,你会很顺利的通过电话面试!然后你会被通知到广东参加一个月的带薪培训和体检,让你马上定票然后把订票信息告诉他们,他们会派人到车站接你。
我接到的第一个是号称比亚迪公司的电话,听说我不能去广东,就没了音信。第二个是东莞柏能电子厂,这个我全程参加了,后来在网上查到真正的柏能电子厂的电话,打了之后才知道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回事,我估计八成是传销。还有一个叫什么那奈卡斯的,用邮件招聘,估计也是一样。我同学也又接到类似电话的。
案例二
现代科技发达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变的多样,但互联网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以前求职大多通过熟人介绍,参加招聘会等,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来求职,大家在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也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现在广东省有很多城市有很多人就是通过网络来骗人,这些人大多都是先给你打电话,确认你还在求职后,然后告诉你这里有一个公司职位觉得你挺合适的,然后告诉你他们公司的网址或是把他们公司的简历及职位需求发到你的电子邮箱里来,让你看看他们公司。公司简历大都是外资企业,并且在广东有总部,有的更大,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或者办事处。让你看了之后心动然后通过他们的口试及几个测试题进行测试,然后会通知你你被录取了,通知你什么时间报到,大都在广东先进行培训几个月或几个星期。这样一套完整的程序让你看不出任何破绽。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和你联系并和你电话面试或网络免试的都不是人家那个公司的人,他们都是冒充的,他们发给你的简历也都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的言语不凡,并不是一般的骗子,他们其实是传销,目的就是骗你过去然后要你的钱,而且你进去之后很难出来,并且受到非人的待遇。
我是亲身经历者,他们不承认是传销,却总说自己是网络销售,其实都是一样的,我去年的时候被骗了,我现在想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提醒大家千万要小心,现在的广东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人,广东的韶关,惠州,梅州,东莞,中山是最多的,我现在知道这些地方做这个的很多,广东的其他地方也是存在的。
其实他们这些所谓网络销售的都有大体相同的特点,首先就是通过网站了解到你的求职简历,主动打电话给你,其实你并没有投这个公司的简历,这时候你要他的名字,然后你通过正规网站查询这个真正公司的电话并咨询有没有在招聘,公司有没有这个人,一般都是没有这个人的,也没有向你发送简历,其实一般的你没有向公司发送求职简历,公司不会主动联系你的。其次这些骗子们说话都很客气的,打电话都会相当的客气,一般公司的人员都不会这么客气的。再有,他们无论联系来联系去最终都是要你去广东,去他们那里。等你真正去他们那里之后他们会派人去接你,先是很客气的和你交谈问寒问暖,最后会带你去这去那,最后会说出各种原因不带你去公司而是带你去一个地方,那就是他们的窝,这个时候你只要看不到公司的大门就不进就可以了,并且一定不要跟他们去远的偏僻的地方,自己的贵重行李及钱物千万要记住自己拿,不要他们给你拿,尤其不要让他们看到你的手机,无论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如果被他们看到了,他们会想尽任何办法拿过去,然后不还你了。
11.4 在七种状况下需要小心陷阱
个人在求职过程,如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1、巧立名目收取各报名费、培训费用
政府有关人事部门规定: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得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若招聘单位巧立名目,收取求职者各种形式的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费用,求职者应提高警惕,坚决拒绝交纳各种费用。
2、警惕卷入任何形式的传销活动
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非法行为,千万不要偏信能使你一夜暴富的鬼话,以免误入歧途!请记住: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若有,也可能是个陷阱!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过千辛万苦、勤奋努力得来的。
3、面试地点是临时租借来的宾馆等地
正规的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招聘单位面视地点选择宾馆等临时租借来的地方,要高度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4、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
接到面试通知时,要问清对方的办公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若招聘单位只有手机单一联系方式,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5、晚上预约面试
若接到安排在晚上的面试通知,要高度警惕,要找理由改到白天上班时间,晚上就不要出去了,特别是女孩子,切记!
6、招聘面试在偏远的地方
若用人单位招聘面试在很偏远的地方,即使在白天,也要注意警惕,若出了事,连报警的地方和机会都很难找,你还愿意去吗?
7、谨慎到外地工作
若需要到外地面试、工作,外地对您来说,人生地不熟,在对单位没详细了解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谨慎,不要冒然行动,谨防上当受骗。
11.5 防求职陷阱要点
这是网上流传的根据多位大学生求职者的总结,防求职陷阱须做到以下几点(全都是血、泪、汗换成的哦):
1、尽可能参加校内的专场招聘会和校外的售票招聘会,因为这些招聘会上单位的合法资格都经过严格审查,相对安全;
2、招聘会上的单位虽然经过审查,但可能有“漏网之鱼”,学生可以通过工商部门的网站查实企业的身份;
3、如果通过网络应聘,要注意该单位的通讯地址是否详尽,联系方式是否有固定电话,只留手机号码就要提防;
4、电话面试时,对方询问你的身份证号码,应该提高警惕,不能告诉对方,因为对方可能会骗取你的身份证号码干坏事;
5、不要轻信对方对单位的描述,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向老师、同学、朋友咨询等多种方式核实单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6、千万不能只身一人去异地参加面试,特别是女生,可以约几个同学一起前往,临走前,务必把自己的去向告诉父母或者老师、同学,以防万一;
7、通过网络多了解传销和其他招聘骗局,提高警惕,如果对方在电话里让你顺便带几个同学一起去某单位参加工作,更要注意了,这很可能就是传销。
8、求职时不可着急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求职者往往心情过于迫切,由此便容易掉入企业设计的陷阱。因此,心理咨询顾问建议大家,在求职时不应该只看到某个职位的诱惑,而应该事先意识到,求职本身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遇到一些陷阱。
求职者应该保持相对冷静的心态,要有客观冷静的意识。事实上,很多求职陷阱都有清楚的破绽可寻。例如,以某种名义向求职者索取钱财,这是明显的可疑行为。但是,由于人在本能上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在此时不容易保持冷静的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或许付出100元或者几百元就能获得一个职位。
对于求职所做的付出,求职者应该要有心理底线。很多人在求职中受骗也是个人侥幸心理导致的。要把握自我,不能失去判断,尤其是,不要有依赖心理,不要把改变的权利永远放在对方手中。例如,公司一再拖延实习期,让你陷入无限期等待状态,此时,留或不留应该早做判断。
11.6 求职陷阱预防六大秘诀
如有受骗上当的情形,可立即报警或致电消基会、劳委会、公平交易委员会及劳工局等单位申诉。
秘诀一:千万不要把身份证、驾照、印鉴交给未就职的企业、公司。
不管什么理由,你都不需要留下重要的证件。像是身份证、驾照、户口簿…,以免你成为犯法漏税的人头。更不要随便签名盖章。不要缴交保证金、意外保险费。这些都是不合理的约束,你完全不必配合。还没赚钱就要花钱??不要预付任何费用。例如要求购买材料费(作家庭代工)、要求缴交仪器费或训练费,不管他怎么口沫横飞,你都不要理他。
秘诀二:一定要劳保健保费用不可少。
虽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雇主要付劳健保费,当然是从你薪水里扣),你还是必须要求。瞪大眼睛看合约。口头契约也算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虽然没以白纸黑字写起来,你自己可要记清楚。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订订书面契约还是比较妥当安全。
秘诀三:防失身
1. 地址诡异的(几巷几弄几号之几室)就别去了。
2. 如果面试地点偏僻,难以判断安全与否,可以找熟人相陪一同前往,建议找遇到麻烦不会开溜的男生,毕竟两个女生一起还是稍嫌单薄。
3. 另外,临时更换面试地点,或一次面试之后,又安排其它地点,进行第二次面试,也是很可疑,要小心。
4. 自己带水,不要随便喝饮料和搭便车。
5. 女服务生、女伴游、女导游、纯伴游、女接待、工商服务小姐……这类目有可能是掩人耳目的伪装陷阱,宜多注意。
6. 熟人介绍的工作,还是要提高警觉,周遭的朋友或亲人还是可能因为你不知道 的个人恩怨,或急需钱用而安排你下海工作。这类案例也层出不穷,总之要 问清楚多打听,觉得怪怪的就勇敢拒绝不要去。
秘诀四:防色情行业
诚征公关小姐,年轻貌美者佳,月入数十万,待优,免经验(可先借贷)。有这么明显的广告吗?也许时代改变,这类行业的广告也会改头换面,不管怎么样,对于“月入数十万”、“免经验”的工作就是要多加留意,对于工作的内容和地点,也要反复地询问清楚,留意对方言词闪烁、含糊待过的部分,毕竟很少有工作是免学经历又高收入的。
秘诀五:防骗术
利用电话征才或信箱号码征人,不敢公开公司名称和地址的,要特别小心。对于民营的职业介绍所,最好查证它是否有登记、合法立案。事先以电话联络,前往应征的时候,才知道是一家民营的职业介绍所的时候,不妨假装是路过来询问状况的人,以便对该公司的服务有进一步的了解。
秘诀六:防非法工作及老鼠会
对于工作性质交代得很模糊,要当心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良企业,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个人本来讲话就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所以还是要进一步地搜集情报、探问清楚。反之,他如果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也不要马上相信他,尤其是那种不让你打断、问问题、一直转移话题而不回答你问题的。
后记 一路同行
正像《求职指南》伊始所说的那样,我们高校毕业生即将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找工作的经验,甚至也没有太多在社会上生活的经验,这就注定求职找工作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导,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连我们的父母也爱莫能助,我们是否感觉到茫然无助,孤立无援?一个人进行一场没有硝烟却激烈异常的战争,个中滋味,旁人很难体会。
坐了一个小时公车,等了五十多分钟,面试了八分钟,在巴士站等了很久,挤上一辆车,回到学校,焦急地等了几天,却最终杳无音信,石沉大海……
求职找工作的生活就这样继续着。
一个清晨,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人模人样地走在校道上,听着欢快的鸟声,想到即将参加的招聘会,心中是否升起了希望?刚刚结束了一场面试,等待回学校的196路公车,在黄昏的暮色中,站在昏黄的路灯下,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头是否感到了一阵薄薄的凄冷?在宿舍里面,听室友们谈论自己找工作的经验,别人已经拿到了offer,而自己却被鄙视了N次,心里是否感到焦躁和失望?……
后记:一路同行
在你写求职信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做简历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投简历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将要笔试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即将面试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马上要签约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想找实习兼职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准备考公务员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在你担心被骗的时候,请打开这本《求职指南》……
当我们打开《高校毕业生求职指南》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自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有这样一本册子,充分站在我们高校毕业生的立场,对于求职找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悉心介绍和指导;原来有这样一个网站,充分站在我们高校毕业生的立场,提供大量校园招聘、兼职实习信息;原来有这样一个团队,充分站在我们高校毕业生的立场,像知心朋友一样了解我们,关心我们,爱护我们。
原来我们高校毕业生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爱博人力资源网( www.abler.cn )——她一直与我们一路同行,并肩作战!是的,我们拥有相同的名字,我们不是孤孤单单的个体在战斗!爱博人力资源网( www.abler.cn )愿意陪同我们从学校走出社会,愿意分担我们求职路上的痛苦与悲伤,愿意帮助我们走出困境,走向未来。
求职路上,爱博人力资源网( www.abler.cn )与您一路同行!
二〇一〇年八月 (全文完)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 “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如何应对面试官3秒或者30秒浏览简历的原则“我一看你的简历,就觉得你输了!”前阵子,朋友欧阳成功转正了一家上市公司,按照惯例请了一伙人吃饭庆祝,大家都夸她说:真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