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过半职场人常感到心理罢工
2013-09-11 16:20:12 来源:中工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当职场人遭遇工作兴趣渐失,上司的不公正做法或是因高温天气情绪躁动等原因有意放弃积极主动的工作,转变为被动、拖延——也就是出现了心理罢工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当职场人遭遇工作兴趣渐失,上司的不公正做法或是因高温天气情绪躁动等原因有意放弃积极主动的工作,转变为被动、拖延——也就是出现了心理罢工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调整?“职场心理罢工大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感到心理罢工的职场人占55%,66%是因个人发展目标模糊、对前途无望导致的心理罢工;因凡事要求完美而拖延完成工作者占47%;当感到心理罢工时,有35%的人会抱怨并做跳槽打算。
心理罢工成为职场发展“拦路虎”
调查结果显示,让职场心理罢工的原因中,对工作本身失去兴趣的占26%,发展目标模糊、对前途无望占66%,任务难度超出个人水平占13%,自身竞争力明显不足占12%,气候、工作环境不佳占17%,找不到归属感的占36%,上司的不公正作为占32%,人际关系紧张占6%,薪资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占42%,难以协调事业与家庭冲突的占6%。
与此同时,据“你心理罢工的频率是怎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感到心理罢工者占55%,每年都有1-2次心理罢工迹象者占27%,3-5年就会有一次心理罢工感受者占11%,从没有过心理罢工者占7%。
在出现心理罢工的群体中,“你的职业类型”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技术、操作类工作者占42%,创新、研发类工作者占9%,社会、服务类工作者占6%,经营、管理类工作者占24%,艺术、创作类工作者占12%,文职类工作者占7%。
三到五年工龄者易出现心理罢工
参与本次调查的男性占54%,女性占46%;工龄在一年以下的占20%,1-3年工龄者占34%,3-5年工龄者占15%,5年以上工龄者占31%。
职业指导专家分析,在不同阶段职场人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前途的思虑在职场三年、五年两个时期会有更鲜明的体现,在“新人”到“老人”的过渡阶段,职场人对自身的发展目标、能力素质都有了更高期望,当前岗位不能满足个人发展需求时就会出现心理罢工,而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却易因职场倦怠而心理罢工。建议职场人出现心理罢工迹象时,努力认清其背后的真实原因,积极面对并采取相应措施。
过半人出现抵触情绪时会传播负面信息或果断辞职
据“当你对公司、上司有抵触情绪时,你会怎么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的职场人表示会挑战公司、上司底线,发泄不良情绪;26%的职场人表示会向周围人吐槽,传播负面信息;26%的职场人选择果断辞职,重新择业;22%的职场人表示会倾听亲朋好友的建议;仅有18%的职场人会换位思考,积极理解,主动沟通。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当有抵触情绪时,不妨保持冷静换位思考,积极主动与上司进行沟通,或倾听亲朋好友的建议,开阔思路,避免陷入歇斯底里的抱怨中。
47%过于要求完美造成工作拖延
据“你拖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凡事要求完美,因反复修改而拖延的占47%;缺乏计划性,常因手忙脚乱而拖延的占22%;自信心不足,担心不能胜任而拖延的占20%;过度自信,轻视工作任务难度而拖延的占11%。
职业指导专家建议这部分职场人适度放松,自我感觉与评价不要过度依赖外界的声音和盲目比较,从而避免发展空间受限以及极端心态下出现心理罢工。避免拖延的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确立明确的任务目标,分清主次制定计划,戒骄戒躁严格按计划执行。
发生心理罢工时,35%选择抱怨拟跳槽
据“当你感到心理罢工时,你会怎么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职场人会频繁抱怨并做跳槽打算。
职业指导专家表示,当出现心理罢工时,首先应正视现实,通过自省发现究竟是事件本身还是对个人事件的偏激认知导致了心理罢工,是否可以通过改变看法得到缓解;其次可以通过丰富业余生活、美化办公环境、陶冶情操转变心境,最后要养成善于沟通的习惯,向信赖的人及时倾诉,避免独自承受压力。
责任编辑:yuanp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