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企业规模
要表演,首先要有个舞台。舞台大小,灯光、音响等设施配备是否齐全,直接影响演员水平的发挥。对于职场人来讲,选择一个比较坚实、稳固的企业平台,是成就你职业生涯的前提。
韦尔奇只所以成为改变GE历史的了不起的人物,是因为他拥有GE这样的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推行他的“数一数二”战略,如果他赤手空拳的走向战场,或许他能照样成功,但他的一生将完全不会是这个样子。郭士纳是伟大的,是他带领IBM走出困境,创造了IBM新的辉煌,但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是IBM成就了郭士纳的伟大?
中国企业的短命,使你不得不考虑企业规模大小的问题,一般来讲,具备规模的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要大的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35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6到7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9年,这就是职场人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考虑的企业现状。而现在企业所处的环境,已经绝对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概念,更没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条件。那个时代一夜暴富的神话,很短时间内完成财富的积累,已经不可能再现。现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理性,包括操作企业的理性,消费者的理性,金融系统的理性等等,在一个理性的环境里,企业的快速成长就有了很多条件的限制,致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具备规模的企业,才能有你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规模证明一个企业的整体实力,企业具备实力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有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当然,企业规模并不意味着有高的盈利能力,但它可以给你一个施展和操作的空间。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个只能容纳十几个人表演的小舞台,那你就必须充分考虑你是否能尽情地发挥自己,表演出你的最高水平;你还要注意你是否能在这个小舞台上能够站稳,会不会一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你还要考虑这个小小的舞台因为容纳不了太多的人的表演,会在某一天突然坍塌,会把你摔的个粉身碎骨。
做为在职场上拼杀多年的大家来讲,已经不是刚出校门的学生,已经没有等待企业成长的时间,也没有和企业一起走马拉松的耐性。那么,选择一个具备规模的企业,将自己的经验尽快地在里面施展,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此,在接到面试通知后,不妨对这个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对相关情况有个详尽的了解,确定你是否参加面试,或者参加面试时采取的基本策略。
二看核心业务
核心业务是企业的命根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就如同一个人一样,你不可能样样优秀、项项全能,或者你擅长技术,或者你精于管理,只要你有过人之处,你也就会有短人一点。企业的核心业务,就是这个公司的利润从哪里来,费用由哪里出,究竟哪一块业务是支撑这个企业的基础,是保证企业生存下去的根本。
现在的中国企业,有着太多的名不副实,动不动就是个集团公司,把你给唬的一楞一楞的。也正因为这样,不仅“忽悠”了很多的职场人,让职场人看的眼花缭乱,难察真相;同时也把老板自己给“忽悠”的够呛,搞的老板自己飘飘然起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忘记了做企业的核心使命是盈利,是挣钱。有的企业,下属子公司很多,并且是毫不相干的行业,表面上红红火火,实际上大多数子公司不盈利,甚至亏损。
在真假难辨、良莠难分的大环境下,职场人就需做认真的分析。如果这个公司没有核心业务,或者由于市场的原因,过去的核心业务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或者由于盲目多元化,使得核心业务逐步失去了市场地位,那么,在选择这个企业的时候,你就要特别小心,因为这样的企业正在走向衰落,离破产倒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这方面的信息,一般从网络上是能够得到的,或者从这个企业的网站上也可以查阅到一些,弄清楚这个企业的固定资产、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员工人数等等,从这些数字里面把握这个企业的核心业务的基本情况。当然,你要有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网络上的东西尤其是企业网站的东西,有很多是虚假的,你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
三看老板心态
老板心态决定企业的未来。具备良好心态的老板,是个可以让人信赖的老板,是个可以成就大事的老板。可以说,现在的中国民企,成也老板,败也老板。有些老板,能够经的住创业时期艰难困苦的考验,却经不住企业发展时期的种种诱惑。很多的老板,在企业进入发展期后,就会出现心浮气躁、自傲自大、自闭自欺、盲目扩张,“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面对一个正在逐步走向理性的社会,这样下去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加速毁灭。那么,在应聘民企时,在和老板的交流过程中,一定要看老板是否具备良好理性心态,这样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十分重要。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山东有一家民营企业,以建材为主营业务,应该说老板的起步异常艰难,8000块钱起步,从组装散热器开始,仅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产品就覆盖了山东境内以及江苏、河南、河北等周边地区,创造了快速发展的神话。可是,正因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老板的盲目扩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分别注册了5个公司,大量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搭建平台。老板讲:上海有个“我的钢铁”网站,年收入过亿元,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个网站?于是就成立了信息公司。老板讲:现在的职业教育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大有可为,我们为什么不能搞教育?于是就成立了教育公司。老板讲:我不能浪费自己30年的创业致富经验(这个老板只有39岁,仅仅上了5年学,天知道他怎么计算出的30年经验),我们应该向其他企业输出管理经验,于是就成立了管理咨询公司。新的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成立起来,可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时间,资金出现严重问题,不仅新成立的几个公司无法正常运转,就连原来的建材主业经营也难以为继,最后甚至采购原料的资金都难以筹集。这样的企业不死,真的是天理难容啊!
山东还有一个企业,老板的年龄也不是太大,但操作企业的手法简直是走火入魔,到了病态的地步,你说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干什么!例如,他片面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脱离实际地实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强制性地实施全体员工早晨上班后集中学习一小时,晚上下班后集中学习两小时,每天学习记录不能少于1000字,每天下班后由各级主管进行检查并逐级上报,列入考核。例如,他莫名其妙地安排赞助“纪念毛泽东诞辰×××周年座谈会”,并派出30多名管理骨干赶往北京参加会议。纪念毛主席他老人家,参加座谈会,都可以理解,但你这么一个不太大的企业,派出30多人不远千里赶往北京,对你企业的经营究竟有多大好处?与你企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大联系?我们说,要“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应该是战略问题,它决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做正确的事应该是战术问题,决定企业的成本和盈利。碰到以上这样的老板,你认为你在这个企业里面能够发挥出作用吗?你又能有多大本事来扭转这样的局面,使企业走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说到这里,我们再谈谈怎么把握老板。因为你应聘的是高管职位,企业肯定要安排你与老板的交流与沟通,在交谈的过程中,你就要动用你多年职场的阅人经验,去观察、去体味、去揣摩、去感受这个老板,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心态。另外,从其他的信息渠道,也可以了解老板的做派。
四看薪资待遇
一个清醒的职场人,自己吃几碗干饭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你对自己市场的定位,对自己薪资待遇的定位,在面试之前应该早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另外,有的职场人羞于谈薪资,耻于讲待遇,这是绝对错误的。
马克思他老人家早就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想,马老人家的“资本”概念和现在这个时代的“资本”概念,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现在,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还不是上市公司,老板是企业资本的完全拥有者,作为依靠资本创造财富的老板,和作为输出知识、技能来赢得报酬的打工者,相互之间的劳资矛盾事实上是存在的,这种对立有时是很激烈的。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板永远都不会相信你!你最多是个事业同盟者,永远都不可能是利益共享者。
应聘新的企业,必然涉及薪资待遇,你必须清楚地开出自己的价码,对此绝对不能让步。同时,你要搞清楚,这个企业的基本薪资制度是个什么样的。如果实行的是年薪制,那么固定部分和考核部分又是怎么划分的;固定的月薪何时发放,浮动部分如何考核、如何发放、何时发放,这些问题都要尽可能地进行了解。当然,对于相对成熟的企业,内部管理是相对规范的,都有比较成熟的薪资制度和考核制度,对这样的企业可不比过分追问。如果这个企业与你同级别职位的薪资标准不同,你就要了解是否有相对完备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了解考核的主要内容、基本程序,以考察考核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不可否认,职场中有一些“混子”,但同样也不可否认,老板中的歹毒如蛇蝎者也不在少数,还是先小人后君子的好!
五要关注细节
尽管应聘面试的时间不会太长,但你还是要充分地运用好这个机会,注意把握这个过程中几个细节,对你尽快认识这个企业肯定会有帮助。
一是你不妨在接到这个公司给予的面试通知后,看能否在他们上班之前赶到,观察一下员工是否按时上班,到岗后是否打卡或签到;二是你观察高层主管是否按时到岗,如果高层主管都不能按时到岗,说明这个企业的执行力是不可能到位的;三是你看这个公司的员工着装是否整齐划一;四是观察这个公司的办公环境是否整洁,尤其你一定要抽机会到他们的卫生间看一看。
应该说,一个连卫生都不能搞好,着装都不能统一,上班签到都流于形式的企业,其管理水平肯定是个很差的企业,这样你就对这个企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使自己的应聘面试做到心里有数。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