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职业教育就业率的“喜”与“忧”
2009-06-15 10:34: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这是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各类中等、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成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职业教育就业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
目前,我国进入就业市场的普通劳动力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中专、职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力;第二种是初中以上学历,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低技能劳动力;第三种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无技能、高龄劳动力。这三种劳动力占市场比例大约为30%:30%:40%。而目前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第一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集中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上。
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招生人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在校人数也已超过3000万。由于职业学校教育和市场的连接比学历教育更紧密、针对性更强,同时职业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岗位,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无疑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在这种背景下,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但同时也需看到,尽管职业教育享受到国家扶持,也在就业率上展示了傲人的成绩,但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压力,师资力量薄弱、培养机制不科学、教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偏低等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势必面临更严重的挑战。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仅仅教授学生谋职的技能还远远不够。
我国的人才结构显示,第二和第三产业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有关数字表明,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为1746万至2665万人。这样的人才缺口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不能止步于“饭碗”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提供可以让人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如果职业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忽视学生的发展能力,那么它将很难走入良性循环。
笔者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能否结合产业需求、市场需求,走出一种准职业化的培养思路,对平衡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完善国家人才构成体系至关重要。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能力不应仅局限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而且应该包括团队化能力、职业化的综合能力。职业教育应该具备准职业化的培养过程,要在过程培养中塑造学员的职业化能力,提升学生未来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符合国家职业化教育改革的思路,也才能实现国家人才发展的战略。
责任编辑:wangling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