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第一天上班
2008-09-25 10:10:00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网信息中心 作者:小杰采编 浏览46次
2002年8月1日,晴-桑拿天。
出门的时候,娟子忽然叫住我说,你今天去哪儿?“……上班呀,不然干嘛起这么早!”我一愣,半天没反应过来。她走过来拽拽我的衣服说,“小姐,您这T恤领子都大成这样了,还能穿吗?还有您这包儿,跟逛街的似的……”
可是整个夏天我穿的都是T恤,这件白色又是我最喜欢的;而挎包是从避暑山庄泊来的,有点藏族风情,花是花了点,可配白衣服没有问题的。
可是我忘了,今天上班。
7点钟的公共汽车就已经挤圆了。从前一直以为越早公共汽车越空,可是当我跟一张相片一样贴在售票员哥哥的柜台前时,我特后悔当初没考研,就是多读一年也好呀,可以沿袭“九三学社”的作息,就是一念之差,我要开始“朝8晚5”生活,每天匆匆忙忙地在路上。
单位的楼真脏。习惯了窗明几净,习惯了一尘不染,习惯了雪白的颜色,突然看到剥落的墙皮,我怎么都觉得自己坠入了生活底层,就像电影里的贫民窟一样。
按理说,单位应该以年轻人为主,可是目之所见都是稳重、世故的面孔,当然最多的还是头发斑白,喜欢四处唠叨的人。想当初在学校,到处都是叽叽喳喳的声音,一个个走路都是跳着的;讲台上的都是博学而内敛的儒生相……眼前晃动的面孔让我想起了钱钟书和他笔下那群小人物,而我能想到的词语就剩下“世态炎凉”了。
人事部的三位领导通知我被安排在记者部见习的时候,我心里稍微有点平衡了。我可是科班出身,而且从大二的时候我就开始在报社、杂志社、网站跑路了,怎么说也有两年从业经验呢。
可是还没出楼门,我的心又凉了。拜菩萨的时候,领导们连点亲切的表情都没有,慰问灾区群众也得适当的表现一下领导的关怀吧,我的感觉是这里不欢迎我,不需要我,我要成为他们的负担了,要和他们抢粥喝了。可他们是领导呀!
记者部也不是我想象中的newsroom,而是隔开却通风的两间,当然领导不跟我们在一起。据说,记者部的人是所有部室里最多的,但是分布在各路局,于是记者部就剩下两个主任,一个内勤,——也是领导,三个记者,其中一个在北京段,另一个常驻铁道部,所以只有4个人看家。
我仍然没有逃脱打杂的命运,给内勤打杂。主任说,她活多,给她帮帮忙。于是,我在第一天上班开始统计来稿,登记造册,按照记者姓名把已发表的稿件敲到电脑里,还要计算字数。快下班的时候,她告诉我,“一般,我每周一墩一次地。”
我正趴在桌上统计登记稿件,一抬头正看见皱着眉头的社长,他看看我和摊开的统计簿,不冷不热的说,啊~不错,从最基本的做起,可以先熟悉熟悉工作。
当时,就好象一盆凉水浇在身上。我觉得真不值,我干嘛要选这个半机关的媒体,不给定岗,不给采访任务,不给工作证,采访还要领导分任务!我特想躺到马路中间让汽车轧死。
下午3点不到,老职工就陆续拎着小筐去洗澡了,主任说哪天你们也把洗漱用品带来,享受一下报社的福利。
我勉强挤出了几丝笑容,我能感觉到脸部肌肉的僵硬。
天呀,我签了5年的合同,可是实用期的第一天我就不想干了,我真觉得太郁闷了。我本来也不想做满这么长时间,可是计划中要攒够两年的工作经验呀,至少有个跑熟的口吧,有一把人力资源吧,可这种状况,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呆几天。
去车站的路上,我跟一起报道女孩说,我要退休。
责任编辑:xiejie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