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0大学生村官期满再就业 约10%选择留任
2009-07-13 15:27: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浏览46次
3年前,北京2016名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背着行囊,满怀对农村广阔天地的激情,风尘仆仆奔赴田间地头。
至今年7月,他们三年任职期满。除200人续聘村官外,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将卸任,再次选择人生的方向。他们在农村,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有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将何去何从?
这些问题,不但值得老大学生村官回味,更值得即将赴任的新一批大学生村官借鉴。
5月,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应聘村官启动。首日报名者逼近4000人,在报名者中,北京体育大学应届毕业生小曲也是其中一员,虽然学的是体育教育,但他却报考昌平的村官。
同是在这个5月的一天,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金融系毕业的赵晓,已经当满了三年“村官”。当年,北京有2000多名像赵晓一样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奔赴乡村。如今,他们将再次迈出自己人生的下一步。
“三年时间成为人生财富”
2006年,北京首次选聘大学生村官时,报名大学生超过1万人。赵晓是其中的幸运者,成为通州区宋庄镇后夏公庄的一名村官。如今,即将离任的赵晓说,过去三年是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让我认识农村、了解农村,物质上苦一点,算是对自己的磨砺。”
农村的生活条件简陋,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可不简单,他们被村民形象地称为“八大员”:即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
比如,在组织生活方面,他们挑起了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大梁”。通州区480个行政村中,有298个村由大学生村官兼任村团支部书记。
专家提醒勿抱功利心
有些大学生村官坦言,当初选择去农村,是为了有机会走上公务员之路。但最终能成为公务员的比例非常有限,即使续聘村官者,也不过10%。
不过,北京体育大学的小曲坚定地认为,“我看中的不是村官的待遇,而是国家的承诺与政策。”更多像他一样的大学生,看中的是农村发展的广阔天空。
北京今年计划再补充1600名大学生村官,报名者超过了1.9万人,报名和录用比例首次达到了12∶1,比起2006年的6∶1整整翻了一番。对此,北京市人事部门负责人认为,除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现实之外,政策的越发明确和完善,是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大学生应该认真考虑自己是否愿意成为一名农村建设者,而不要抱有功利心态,成为农村的过客。
责任编辑:wangling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