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业背后的成功逻辑
2013-12-06 15:46: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杨永华 浏览46次
没有一个企业,从起步的原点就拥有成功的模式,
但是对所有成功的企业来说,在原点起步时就找到了成功逻辑。
不管任何企业,从一成功开始,就迅速被人们追捧,如一个出道成名的明星一样。海尔就是成功企业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企业的成功逻辑
当初,海尔在获得初步成功时,也曾被诸多媒体和业界人士关注和追捧,关于海尔如何成功的解读,几乎传遍了所有的企业,尽管那时的互联网并不发达。一时间,在企业界,掀起一股学习海尔的浪潮。无论大企业小企业,还是在大会小会上,都会把海尔作为学习的榜样。
毋庸置疑,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海尔仍将是中国企业学习的典范。然而,在众多学习海尔的企业中,没一个成为海尔的,甚至在一些企业中,还出现东施效颦的笑柄。经研究发现,目前海尔的管理法,还是只有海尔自己在用。更让人感到悲催的是,众多以海尔为榜样的企业,连“日事日毕,日清日结。”这种最简单的台账式管理,都忘得无影无踪了。
然而,海尔的管理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其本质就是培养团队的习惯。其实,海尔管理并没什么高明的,也没什么神奇的。
对海尔来说,其管理的灵魂有个转变的过程。海尔在原点起步时期的成功逻辑是质量与服务。在成功后,逐渐转变为质量和效益。然而,很多企业在学习海尔管理时却忽略了这一点。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海尔管理只是一种手段,目标则是质量和效益。但是,在诸多学习海尔管理的企业,都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只是为管理而管理。
蒙牛也是另一个典型的案例。从蒙牛“第二”战略开始,便有很多“粉丝”开始追捧。蒙牛在经过快速发展后,便有了《蒙牛内幕》的神话结晶。一时间,蒙牛成为诸多企业学习的榜样。蒙牛的“牛式理论”风行天下,诸如蒙牛的速度论、能力论、战略论等。
然而,蒙牛在历经诸多风波后,逐渐离开了公众的视野,逐渐让企业界有了更多的思考,也许在中国大众中,有“墙倒众人推”的心理,每每想起蒙牛,我们内心中都有许多不愿说出的“痛”。
当年,在开始追捧“老牛”的牛式战略时,我们总把蒙牛的速度当成“神灵”,把牛式战略当成“法宝”,但是忽略了支撑蒙牛速度和牛式战略的核心问题:行业机会。
众所周知,蒙牛在起步时,中国乳制品行业刚处于高速成长期,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成了蒙牛速度和牛式战略内在动力。然而,对那些诸多追捧蒙牛速度和牛式战略的企业来说,却忽略了老牛发现机会的战略眼光。
无独有偶,洋河是中国白酒黄金十年中的成功典范。洋河的成功,终结了中国白酒的“茅五剑”时代,使中国酒业进入“茅五洋”时代。白酒界普遍把洋河的成功,归结为“蓝色”大胆创新的成功,以及主导产品模式的成功,甚至是市场“1+1”模式的成功。更有甚者,把洋河视为革新的榜样。
同样,我们也忽视了洋河崛起的产业背景。因为洋河在2004年发力时,正值中国白酒产业高速的增长,而产业的高速增长,成了洋河成功的最大支点。其实,洋河和蒙牛的成功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中国白酒界,还有个值得关注的品牌,即仰韶彩陶坊。关于仰韶彩陶坊的成功可以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产品定位的成功,也有人说是包装新颖的成功,更有人说是专卖店模式的成功。
我对仰韶彩陶坊是有发言权的,从仰韶彩陶坊起步,到实现3个亿的整个历程,我在咨询上跟踪了整个过程。我认为,不管是品系成功、包装成功,还是专卖店模式的成功,都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仰韶彩陶坊通过专卖店完成了领袖消费群体的建设。在2008年、2009年,中国白酒就是领袖消费时代,这就是当时特定的市场环境,也是成功逻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仰韶彩陶坊的成功逻辑是领袖消费群的成功。
在中国商界,企业成功的典范比比皆是,加多宝也是不得不说的其中一个企业。一罐凉茶,做到两百多亿元的规模,让诸多饮料企业惊得瞠目结舌。那些解读加多宝成功的人,或冠以品类成功,或冠以定位成功等,甚至有追捧者认为,相比娃哈哈,加多宝开创了中国饮品行业“大品牌单品种”的模式。
但是我们忽略了让加多宝战略发力一掷千金的魄力和动力,即加多宝通过前期投入巨资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的研究成果:大多消费者压力大,生活没规律,熬夜应酬等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大多数人有“火”的潜在市场需求。加多宝就是在这一市场机会的支撑下,战略性的将广州特产的凉茶实现快速工业化、规模化的。
有句叫“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名言。企业在成功后,怎么看它都是成功的,且很快会有一大堆解读它如何成功的读物。
比如六个核桃算是新近业界崛起的新秀,它的成功就属于品类创新的成功,定位的成功。其实,在2009年,与河北其他蛋白饮料企业一样,六个核桃也是从模仿露露开始的。六个核桃在刚起步时,被视为杂牌,根本无人问津。面对这种境况,六个核桃的市场是从餐饮渠道切入的。当时,六个核桃的营销团队大多来自衡水老白干。他们就像运作白酒一样,也是在餐饮渠道的陈列展示开始,进行试饮式推广,并逐步把这种做法实现了标准化,成为标准的市场模式,也是后来支撑六个核桃成功的核心要素。
怎样取得“真经”
其实,在企业获得成功后,对各种解读的读物来说,都在对这种成功进行美言,对这种成功进行神话。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看到企业成功的结果,看不到企业从原点起步直至成功结果出现的这个过程,更看不到企业走到成功节点的这个艰难的探索和积累过程。
在中国,一好遮百丑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评判方式。我们总是能发现企业的成功,却很难发现成功企业的失败。成功的企业都喜欢被追捧和解读,因为成功的企业除了把这种行为,当作企业的免费宣传和推广方式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企业成功而付出艰辛的人,特别需要这么一种方式。
可以肯定地说,追捧成功企业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忽视成功企业背后的成功逻辑,一味地跟进,乱了自己的方寸,就不一定是好事了。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对渴望成功的企业来说,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总之,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里,从来没有一个企业,从起步的原点就拥有成功的模式,但是对所有成功的企业来说,在原点起步时就找到了成功逻辑。
责任编辑:abler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