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城镇新增就业超预期
        2013-10-26 16:43:52  来源:中工网  作者:徐博 高敬  浏览46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根据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今年就业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在当前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超预期来之不易。
 
    尹成基特别指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去年基本持平。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整个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人社部门将继续下大力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经济体量做大是重要原因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指出,不断做大经济体量是我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就业依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莫荣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即便增速放缓,由于增量不减,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仍然能够保持平稳。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拓展了就业空间也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一大亮点。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指出,从产业结构视角看,第三产业带动就业能力更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4%,高于一产、二产和总的GDP增速,其增加值总量也高于二产,有力地带动了就业。
 
    同时,随着今年以来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等一系列释放改革红利措施的出台,作为吸纳新增就业主渠道的个私经济蓬勃发展,上半年新注册私营企业98.53万户,同比增长8.59%,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89.58万户,同比增长7.26%,吸纳了大量就业。
 
    信长星说,从区域结构视角看,今年以来,就业量最大的东部地区,经济率先企稳,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5%,贡献了大量新增岗位。中西部地区就业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同比仍分别增长了1%和6%。
 
    此外,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促就业的效应进一步发挥,使一些重点就业群体保持稳定。
 
    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
 
    “结构性矛盾是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莫荣说,“这在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近年来,类似“农民工工资超过大学生”的报道时有所见,专家认为,这是结构性矛盾的突出体现——市场规律发生了作用,某些专业毕业生出现过剩,供大于求,薪酬就会下降。
 
    总量压力大也是就业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劳动力总量减少,就业不再是难题”。对此,信长星表示,劳动年龄人口从去年开始减少了300多万,但这是总量达到峰值后刚开始的一种下降,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位。经测算,到203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8亿人以上,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摩擦性失业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莫荣说。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由于各种因素变化而暂时无法就业的现象。受摩擦性失业影响较为严重的是高校毕业生——由于学校里学的专业有些是和市场不接轨的,这种情况下多数出现的就是摩擦性失业。
          
          责任编辑:yuanpf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