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培训中心进行电工培训效果蛮好,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提高。培训后,现在社区里工作、收入也不错。”近日,小沙镇庙桥社区村民陶家潘谈起培训的事,显得很高兴。这是今年以来定海区建设四大平台强化就业服务卓有成效的一个缩影。资料表明,1至10月份,全区有2942名农渔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其中组织培训农渔村富余劳动力2427人,培训后转移就业1913名,培训后转移就业率78.8%。
今年以来,定海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以建设劳动保障平台、就业网络平台、职业介绍平台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抓手,强化就业服务。在全区73个农渔村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室,调整充实劳动保障队伍,延伸就业信息网络到农渔村社区。目前全区15个乡镇(街道)和所有农渔村社区都开通市就业局的就业信息虚拟网,实现了就业培训信息发布到社区(村)、服务到人的目标。通过搭建职业介绍平台,完善就业培训信息的收集发布制度,全面推行“空岗报告”制度,建立一支企业信息员队伍,及时多渠道发布岗位、培训信息,实现了企业用工信息与农渔民求职信息的对接。并积极构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区培训中心牵头加强与市内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及企业的合作联系,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形成农渔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办班模式,提高了培训质量。继在金塘镇成立“农渔民技能培训基地”之后,今年又在小沙、盐仓、干、北蝉建立4个农渔村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让农渔民能在家门口接受到正规、实用培训,更好地促进农渔民就业。
在强化就业服务中,定海区始终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助推农渔民就业、促进农渔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坚持“实际、实效、实用”原则,突出抓好紧缺工种职业技能培训,使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全区产业发展相对接。今年以来,重点抓好船舶修造、机械制造、海运、旅游、港口、物流等紧缺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并围绕新成长劳动力抓培训。以初、高中毕业的农渔村新成长劳动力为主要对象,走校企联合,市场调节,订单式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之路,使他们及早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围绕就业困难人员抓培训,以“4050”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低收入家庭”成员为主要对象,根据劳动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需求,积极引导其参加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培训。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