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服务新模式助渔农业发展
2008-11-14 14:37:00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网信息中心 作者:小杰采编 浏览46次
共同进行日本对虾大棚多茬养殖试验,并申报省海洋与渔业局立项;协助完成公司今年度县梭子蟹资源增殖放流计划,共计50万只。岱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养殖专家包坚敏与该县兴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结对以来,多次为企业提供咨询或到场服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
这只是岱山县推行 “人才—基地”对接服务工作模式初显成效的一个缩影。自8月份该县正式推行该模式以来,共有32名科技人才与35个特色产业基地签订服务协议,进行两年跟踪扶持,保证渔农户能随时获得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岱山渔农村的快速发展,科技人才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愈加凸显。为破解难题,该县通过整合渔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推行“人才—基地”对接服务工作模式,依技术专长确定选派方向。
据了解,服务人才主要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专业人才、市“111工程人才”、全县中级及以上职称的部分相关渔农业科技人才,其中高级职称占25%。结对服务的示范基地涵盖獐养殖基地、沙地花生基地、葡萄基地等优势产业基地,实现了“一对一”零距离结对服务。至今,科技人才到场服务60余次,提供技术咨询70余次,推广“三新”技术20余个,逐步形成区域指导、供需双向选择定点、自主创业带动等科技服务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今年初,兴丰水白虾专业合作社试验 “水白虾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岱山县水产专家在与专业合作社对接服务中,协助指导合作社开展相关研究,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水白虾标准化养殖示范面积700亩,年产量达到50吨,示范基地也获得省无公害养殖基地认定。为促进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该县还从全县水产养殖人才队伍中选出3名专家,建立固定的专家服务组,重点对示范基地梭子蟹健康养殖进行系统的科技服务。
“人才—基地”对接服务的实施,使全县科技人才资源得以“盘活”,发挥出示范辐射效应。在基地兴办渔农民技术培训班,进行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创办者还 “以身说法”、言传身教传授生产技能。
责任编辑:xiejie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