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借创牌助企业搏市场
2008-09-23 10:25:00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网信息中心 作者:小杰采编 浏览46次
“今年水产行业普遍不景气,但我们公司今年盈利较去年大大增长,预计今年产值能比2006年增加一倍以上。”说起公司今年的运营态势,舟山市渔婆婆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海高兴得合不拢嘴。
2006年以前,“渔婆婆”仅是一个做水产腌制品等的小作坊,产品单一且难以产业化,销售区域也仅局限在本市。“公司最大的发展契机是QS认证的获得,不仅使得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而且‘渔婆婆’这个品牌也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张红海告诉记者,普陀区质监部门对公司在厂房布局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设备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帮扶,终于使公司在去年6月获得QS认证。“随后在首届渔博会上,宁波加贝超市、上海易买得超市及欧尚超市等相继成为公司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现在每月仅供应这几家企业的销售额就在百万元以上。”
据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向精深加工方面拓展,相继开发出四大系列近20种产品。“今年公司预计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作为品牌经营的一部分,公司目前还准备在杭州或上海开一家渔婆婆专卖旗舰店,然后以该店为支点,向内陆城市拓展销售网点,相信随着品牌的提升,以后产值及产品的附加值、利润等都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张红海说。
在受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提高、渔业资源衰退、贸易壁垒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今年普陀区仍有不少企业的产值、利润增加,其“秘诀”之一就是抓质量、树品牌。“渔婆婆”公司仅仅是今年该区一个普遍的事例。
普陀区质监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普陀区通过突破监管难点,首创了股份联合豆制品小作坊整治模式;通过突破市场准入难题,制定了《鱿鱼干加工规范》,提升了普陀鱿鱼制品总体质量水平。此外,还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了全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制定 《冷库节能操作技术规范》,突破了老冷库节能技术难度。
年初,普陀区还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工业发展,大力鼓励企业创立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据了解,今年普陀区又新增5只舟山名牌,另有3只浙江名牌正在评审之中。目前,普陀已有省、市级名牌产品35个,特色水产品区域名牌群体基本形成。此外,名牌产品已延伸至船配企业,已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
责任编辑:xiejie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