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进高校几乎无门 ●文科生求职雪上加霜
●中小企业忙于人才抄底 ●鼓励大学生小资本创业
●环保型企业逆势招人 ●博士生纷纷往浙江跑
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 昨天一天,杭州有3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招聘会。一场来自浙江招生第一大户——浙江工业大学,应届本科生有5200人,应届研究生有1000多人,加上浙工大之江学院有2000多三本生,总量达到7000多人。昨天招聘会设在小和山的屏峰校区,进场248家单位提供岗位4196个,应聘学生近万人,现场达成用人意向的近1000人次。显示出的信息是计算机信息类、机械类、化工类等岗位的用人需求较大,人文、法律、金融、贸易类较少,文科类学生求职雪上加霜。
另一场在下沙的浙江工商大学招聘会,有意思的是,并非“官方”出面,而是对就业难感同深受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学弟学妹们为大四学长操办的就业招聘会,负责操办的“老蔡”同学介绍,前来招聘的100余家企业都是近一个多月来大家辛苦“扫楼”组织来的。
第3场同样来自下沙,由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设在中国计量学院的高校就业招聘专场,特色是推出了一批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省教育厅学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就业招聘也是一场持久战。200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数达610万,浙江应届毕业生23万人,比2008年增2万人,今后几年还将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为26.6万人,2011年为28.8万人,2012年达到最高峰,预计为31万人。
就业人数扩增,而经济形势引发就业空间缩小,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昨三大招聘市场反馈,本科生进高校几乎无门,东阳等二三线城市中小企业忙着人才抄底,学生求职重心下移,出现本科生抢高职生甚至职高生饭碗现象。小资本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新出口。
关注大学生就业,社会各界正共同用情、用心、用力,帮助大学生渡过就业难关。
经济遇冷,盼抢高端人才浙企跑北京人才抄底
经济不景气,许多企业缩减了自己的招聘计划;可是有一批浙江企业,却跑到北京大手笔招人才去了。昨天,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11次浙江省—北京高层次次人才洽谈会。
在洽谈会上,82家企事业单位推出高层次岗位2400个。光是来应聘的博士,就有483人次,其他还有硕士2246人次,高级职称21人,1635人次与我省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现场录用21人。
环保节能型企业逆势招人
在这次招聘会上,环保节能型企业数量大大上升,需求岗位多,管理性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尤为紧缺。
“我们企业从2004年开始研发节能日泵热水器,2005年投产。”浙江正理电子电气有限公司的陈实兵告诉我们:“现在企业处于一个快速的发展期,所以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另外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方面的人才也很缺。”
他说,正是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一些企业特别是酒店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用的是不安全也不环保的大锅炉,现在纷纷改为环保产品。因此他们的产品销路很不错。
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中心主任董毅说:“高端的技术型人才真的比较难招,北京人才比较多,所以这次我们专程带了两名意大利的设计工程师来现场,跟应聘人员进行现场交流。”董毅觉得,虽然经济形势不景气,但是只要产品科技含量高,就有市场竞争力。
博士纷纷往浙江跑
在现场我们遇到一位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的博士生,一个上午他应聘了4~5家单位。“今年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因为一方面整体就业岗位减少了,另一方面海外人才的回流对我们的冲击也比较大,所以想到浙江找找机会。”他乐观地表示,虽然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待遇可能会降低一点,但是自己以后的发展趋势一定不会差。
浙江大学人事处的何银根老师对招聘成果显得很满意,“我招到了几个特别满意的人,有一个是武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博士是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读的,她还在国外著名杂志上刊登过6篇以上的文章,年纪也很轻,我很看好她。”
本科生进高校越来越难高就业率来自非热门学科
80%——
浙江大学08届本科生去企业比例
浙大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已毕业的5384名本科毕业生中,36%在国内读研,11%出国,余下的约50%学生就业,还有185人等待就业。
初次就业率最高的3个学院来自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和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都不是人们想像的热门学科。
65%的学生留在浙江就业,其中70%集中在杭州就业,11%到宁波、4%到绍兴、3%到台州、3%到温州等。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30%去了上海,22%去了广东、13%去了江苏,7%去了北京等。
就业本科生中,80%到各类企业(包括金融单位)工作。到高校工作有19人,人数有所回落,且其中大多数是免试研究生,这意味着本科毕业生进高校越来越困难。到行政部门担任公务员的比例有明显增长。
190名优秀学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28人)、中国移动(20人)、中国建设银行(19人)、中国电信(16人)、中国工商银行(15人)等国内大企业;外资企业中,到宝洁公司8人,欧莱雅7人,三星4人,其他如日立、松下、西门子、摩托罗拉、马士基、东芝等知名外企也都录用了1到2位学生。另外,有1人进入世界知名的麦肯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有29人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华永7人,安永华明1人,毕马威11人,普华永道10人,比去年(33人)略有下降。
66%——
浙江高校08届毕业生去了非公企业
省教育厅学生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普通高校毕业生21.5万人,已就业数超过20万人,其中14.2万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就业,占66%,比2007年增加0.78%。另一趋向是,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3.8%,比2007年下降1%,本科生就业率92.5%,比2007年上升0.9%,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93.8%,比2007年上升0.8%。这一降一升,表明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理性用人,不再唯文凭。
劳动部门开专场鼓励大学生小资本创业
一边是用人单位前排起了应聘长龙,另一边是创业项目引来了许多大学生咨询。昨天,由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09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位于杭州下沙的中国计量学院举办。当天共有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近84家用人单位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
一家知名家具企业往年这时通常要招四五十人,今年的招聘计划缩减至8人,招聘的岗位包括5个仓库管理和3个制图员。负责招聘的鄢先生说,今年有些岗位暂时比较稳定,且因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外贸订单减少了。来应聘的人并不少,一个多小时,他们收到了13份简历。
招聘会上的“2008年杭州市创业项目(大学生)宣传活动”区引来了不少感兴趣的大学生。本次大学生创业项目共推出了美甲、餐饮等24个,都经过杭州市创业项目专家小组的评审,富有专业性、创意性,适合年轻人小额投资型的初次创业。
“三四年前开创业项目展示会的时候,来参加的20个人里面有一两个是大学生,现在大概有35%以上都是大学生了。这个数据每年都在上升。”一直负责创业项目展览的杭州大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东表示。宁波保税区百思锦日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至少我们现在岗位需求的人已经在减少。一般都是招几个做定向培养,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培训后再留人了。”
相当多的学生有创业想法。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旦秋表示,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因为大学生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创业的前景是不错的。
据悉,当天共有1万余人进场,创业展示部分共有368名大学生参加洽谈,51人留下了再次洽谈的意向。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