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给自己找了一个评价——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总是间歇性斗志昂扬,持续性的萎靡不振,干什么都没有动力,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又忍不住享受颓废的无压力感,浑浑噩噩到了现在。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句话是很早的时候听到的,不是什么褒义词,拒绝对号入座,可是仔细想想,这话完全就是我22年最真实的写照。成长,从认清自己开始。
从大一还挂科的学渣,到大二取得奖学金,再到如今坚持写作半年,文章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主流媒体转载,收获颇丰。翻看自己的文章,多半属于自我批判。不断犯错,不断摸索,也在不断的成长。
很多读者大大问我怎样做到坚持更新,又是怎样协调自己的时间,说实话刚开始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为了更好的回答读者便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再做输出笔记,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目标再伟大,计划再周全,落实不到位都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是现实太骨感,是你根本就没全力以赴过!罗杰·冯·欧克也曾说: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念头只会消亡。
与经济法则“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相似的还有“热情递减法则”。当一个行为成为一个习惯时,你会变得没有刚开始那么情绪高涨,甚至开始感觉乏味无趣,最终完全丧失动力。今天就简单谈谈关于执行力的那点事,如何避免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1、目标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执行力有问题,而是一开始我们就选错了方向,目标的制定就出现了问题。
常见的问题如下:
1)目标过大,超过现有能力
很多朋友选择目标的时候好高骛远,又或是急于求成,制定的目标宛若空中楼阁,实施难度就目前能力来讲难以实现。
上学期期末考试还挂科,隔天就制定目标下学期要考进年级前三;上一秒还在为1000元的房租发愁,下一秒就雄心万丈的渴望短期内月入十万。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到制定计划的时候发现无从下手,觉得未来遥不可及,没了激情又陷入迷茫无助当中。
目标可以远大,但是一定要具有可拆解性,可实施性,否则就会陷入下面第二个目标陷阱。
2)周期过长,看不到希望
远大的目标都很难短期内完成,周期过长最大的危害就是反馈不足,看不到希望。学会拆解目标,转换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及时反馈,及时获得新的成就感很有必要。
如果觉得看不到希望,就试着列举“好处清单”,写下你现在所坚持的事情可以给你带来的好处,简单粗暴有效。
例如我,英语白痴一个,英语成绩一直很差,高三下学期还只是60多分的水平(满分150分),但是通过列举好处清单(学英语可以更好的求得一份好的工作、可以欣赏了解到外国的文化、可以和外国的网友更好的沟通交流等等),我对学习英语的抵触情绪有很大程度的降低,甚至开始喜欢上英语,这就是好处清单的好处。
3)目标太个人主义,太“LOW”
曾经看过一个观点蛮有意思,叫做你的执行力差是因为你的目标太LOW。基本理念就是说你的计划太个人主义,不涉及众生,容易产生偷懒的情绪。
就比如假设你是老师,你教书的计划如果只是简单按教学大纲要求每节课教固定几个知识点,就不如你计划每天提供给孩子一个新的理念来的伟大,你会觉得每一天有一群孩子等着被你浇灌,而不是简单的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量。这个说法挺有趣,至于具体实践方法,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好好琢磨一下。
2、计划
关于制定计划,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概念——极简主义主义。
极简主义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身的深入认识,明白什么是自己急需的,什么是自己未来需要掌握的。确定后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投入,心无旁骛的完成眼前目标。
今天看了一本书叫做《微习惯》,是有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所著,初读便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看了很多关于习惯养成的书籍大多大都只是强调意志力的影响,很难具体实践、坚持下去。而《微习惯》提出的核心观点只要求每天完成一点点,例如,1天1个俯卧撑,1天1页书,1天写作50字,学会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
微习惯越小,抵触情绪就越弱,执行的阻力就越小,行动的成本就越低。每天计划50个俯卧撑,100个单词等等,看起来很美好,落实的时候却发现总有懈怠的时候,次数多了,还没形成的习惯就自动宣布失败了。
同时追求的微习惯不要超过4个,贪多嚼不烂,为了在几个月时间稳固地养成一些收益终生的习惯而忽略其他事情,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关于微习惯的道理很简单,实践更简单,这样良心的方法推荐你会了吗?
3、实施
“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很大程度上是执行力,自控力不足的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吐槽道理我都懂,但还是没用的重要原因。
执行力简单讲就是去做!但是如何做?做什么就有大学问了。下面总结一些导致执行力低下的几大原因。
1)时间管理认识不足
有句话说的话,时间你都管理不了还谈什么管理人生。
关于时间管理的内容已经做过详细总结,放上链接,读者大大可以直接收藏阅读。
本文重点推荐大家可以尝试“吞青蛙”的时间管理方法,每天确定3只“青蛙”(必须处理的工作),优先处理,解决后再处理其他事情。
2)注意力难以集中
比起番茄工作法更愿意推荐给大家温言独创的“15分钟工作法”。每十五分钟为一个小隔断,一个小时可以分为四个小隔断,然后在每个隔断开始的时候,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工作,还是休息,无论选择哪种,都要做够十五分钟后,再做选择。
十五分钟相比番茄工作法有点短,但这也是它的优点:不容易让人有压力。到了15分钟,你也不需要强制休息而是根据当前的状况选择继续还是做出其他选择,切换的成本小,效率更高。
3)预设截止日期,激发潜力
交作业,就算老师预留了充足的时间仍然赶到交作业前几天,甚至前一晚才拼命赶工,而实践也证明,自己付出20%的时间就完成了80%的工作量,效率惊人。
但是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20%的高效率努力和100%的用功还是有差距的,作业确实可以完成但质量就和学霸们做的存在一定差距。
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就不妨尝试一下预设截止日期,给自己一定的压力,全身心投入。
压力不是用来折磨我们的,适当的压力是我们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会善于利用自己的压力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4、反馈
一味的努力看不过成果很容易懈怠,及时的获得成就反馈非常重要。
《微习惯》中提到在我们坚持的道路上有两个重要的阻力时间节点。第一是行动前的阻力,万事开头难,改变就是和自己的惯性行为作斗争。第二个是行动遇到瓶颈期时的阻力。
前者通过微习惯的制定帮助我们减小阻力,而后者则可以通过设置奖惩机制来完成。
不断地设置小目标,如果完成就给自己一定的奖励,让自己保持持续的兴奋感。此外,加入社群,大家相互监督,互相鼓励也是反馈的一环。
建立了早起群,每天坚持打卡,生物钟已经逐渐习惯了早睡早起,每个月看着自己的打卡反馈(记录)表就觉得开心。
这里要注意:允许自己习惯的偶尔中断。很多时候,习惯养成的初期,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中断,千万别心灰意冷,偶尔(每月2次)的中断没你想的那么严重,提醒自己继续努力,明天按时完成就可以。
5、改进
上一篇文章写吃亏是福,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比起吃亏是福,我们更应该懂得的是吃一堑长一智。
及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总结反思才能促进事情的良性循环,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啰啰嗦嗦的讲了一大堆,都是自己关于执行力的一些浅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补充写出你对执行力的看法。
最后祝自己生日快乐,继续努力下去,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想要的自己。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 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
房地产业新职业:验房师 10月27日,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正式启动《验房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 “…[详细]
一位职场老前辈厉害总结的心得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详细]
在不冒犯对方的情况下 优雅地结束对话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正当您在会议上与某人交谈,却从中意识到对话结束了!虽然你们都还在为延续对话而做出贡献,但却只是在运…[详细]
厘清职场4种病症,3条界线,找到职场共感 拿不出成果的职场,常常欠缺的一个部分—那就是“共感”。 首先,我们将在这边一次公开,没有共感的职场中常常可以看到的4种病症…[详细]
乞丐的觉醒:当改变自己时 一切都在改变当你改变自己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改变了。 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