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经历:人情商业化导致职场白领“社交变态症”
2008-06-12 10:32:00 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网信息中心 作者:小杰采编 浏览46次
下班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宁肯独自上网、看电视或读书看报,也不愿意外出社交,甚至连工作上的正常应酬也能推则推,在我们周围,这种自称患“社交恐惧症”的白领女正日益增加。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有些女性在忙完工作和恋爱之后,依然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一旦日程表上没有社交活动,她们就开始焦虑不安。
心理学家刘军指出,无论是“社交恐惧症”,还是“社交强迫症”,都是女性对人情商业化做出的反应,有的是消极抵制,有的则是主动追求。要改变这两种“社交变态症”,最重要的就是改变女性对社交的观念,建立绿色的社交圈,让她们明白:社交,不要那么多,只需一点点,关键是择优录取。
“社交恐惧症”不只是害羞
Susan是某公关公司的媒介经理,习惯了参加大大小小的社交宴会,即使到了周末,她依然给自己安排了满满一页的日程表。问起原因,Susan说出一整套道理来:“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是我的社交原则。做公关这一行,什么最重要?人脉。所以我要抓紧时间积累资本,为以后自己创业铺路。”Susan承认,只要有一个星期没有大的活动安排,她就开始焦虑不安。“心里总是很虚,不踏实,总觉得外界把自己忘记了吧,或者自己的职位可能被别人取代了吧,我不得不在社交中找到心安的感觉。”
和Susan一样,从事产品推销的张小姐也换上了“社交强迫症”。“光认识客户还不行,还要与之接近,让他们充分信任你,甚至依赖你。参加的社交活动越多,你的社交能力才能越强。我曾经硬着头皮跟朋友去一个陌生的聚会,只为拿到全市某一行业的老总们的名片。之后,我就挨个给他们打电话,挖空心思约见他们,只是为了获得与他们一起喝咖啡的机会。干我们这行,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没办法呀,激烈的竞争,逼得我们不得不努力扩大社交圈。”
当然,Susan和张小姐的社交,都和工作需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她们所拓展的社交圈都是“工作社交圈”,都是同一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人士。比如做公关的,就多结识一些媒体的朋友;而做文艺的,就应该多认识艺术品代理商、展览主办方等。
和Susan、张小姐不同,敏敏喜欢社交的原因是:在社交圈中,她可以找到认同感和安全感,因为害怕寂寞而不停地参加社交活动。“每次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我总能认识不同类型的朋友,而且将心中的秘密和不同的陌生人分享,我觉得是一种既安全又舒服的倾诉方式。但是最近我发现自己患上了‘倾诉癖’,总希望每天搜索到不同的社交活动,找不同的人分享我的烦恼。”
“社交强迫症”多出于职场竞争
和过分热衷于社交生活的Su鄄san、敏敏不同,一些白领女在提到谈判、酒会、晚宴等社交场所时,不由自主会产生退缩心理,即使是硬着头皮去了,也会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在懊恼、后悔的同时,她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胆怯和心慌,久而久之,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在广告公司做策划的杨薇就有这种苦恼。“每次在进行广告策划时,我有许多好的创意,但当着公司高层领导或讨论会上其他人的面,我就显得笨嘴拙腮,根本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就像前几天举行的行业产品策划会议,我在底下和同事们讨论得相当热烈,好创意不断涌现,但一到了正式场合,我就忽然说不出话来,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嗓子眼里,看到老总越来越紧皱的眉头,我就更是说得七零八落了。”
在心理学范畴内,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包括在面对陌生人时手足无措,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不能在公众场合和人共饮,不能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不能在有人注视的情况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更有甚者还常伴有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杨薇的症状虽然比较轻微,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工作。
人情商业化导致“社交变态症”
刘军认为,社交“变态”的根源在于“人情商业化”,这是物质富庶、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的“副产品”,是一种社会病。“商业经济的发达,促使人们不得不去结识更多的人脉资源,人们都在考虑怎样的生存方式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而社交成为他们改善自身发展条件的有效手段之一,人情在这时候也变得商业化了。女性相对又比男性敏感,‘社交恐惧症’和‘社交强迫症’,是她们对人情商业化做出的反应,前者是消极抵制,后者是主动追求,但两者都让她们感到苦恼。”
据介绍,患上“社交恐惧症”的女性大多性格内敛、含蓄,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类女性本身从小性格受到压抑、自尊心太强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没有信心。刘军表示,性格内敛是内因,再加上不少社交活动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更导致她们对社交产生抵触情绪。而患上“社交强迫症”的女性,大多功利心和进取心较强,但是这种过度的社交热情,不仅给白领女性带来焦虑,也会让她们的社交对象感觉骚扰和不安。曾经遭遇“社交强迫症”的一位经理人说:“见到一个热衷于交流的女孩子,我心里很高兴。但十个八个年轻人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说着同样的话,怀着基本相同的目的来进行结交,这是让我感到非常尴尬的事。”
“绿色社交圈”克服“变态症”
如何应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交变态症”呢?刘军建议说,建立绿色健康的社交圈,对缓解“社交强迫症”和解决“社交恐惧症”的意义极大。一般绿色的社交圈具备以下几个特色:真诚,没有真诚就没有可靠性,带着面具做人总令人心生疲惫;互助,你对他人的真心帮助一定会换来他人日后对你的回报,使你在受困时不感到孤立无援,这才是社交圈的效用;分寸感,社交要有距离,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不要诉说过多自己的隐私。
像Susan、敏敏这种“社交强迫症”,刘军认为,首先要着重缓解她们的职业压力,不要把工作当成一切,当你的大脑一天到晚都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压力肯定就无所不在,这时,要分出一些时间给家庭、朋友、个人爱好,适当的娱乐是处理压力的关键。其次,要明白“人情”并不是决定职业发展的第一因素,优秀的专业能力才是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再次,学会释放职场压力,比如参与体育运动,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把压力挥发出去。最后,她们要治疗“情感依赖症”,明白社交圈和朋友圈的不同,建议她们在社交活动之余,建立稳定的“闺密圈”,在这个圈子里分享各自的私人情感。
对“社交恐惧症”,刘军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自我调节:第一,建立自信,不否定自己,不断告诫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消除不愉快的社交经历带来的影响,对于以往失败的社交记忆,采取“阿Q精神”;第二,改变观念,不要将社交商业化,社交并不是工作,而是一种良好的减压方式;第三,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第四,可以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发生症状的情节,鼓励自己面对这种场面,让自己从假想中适应可能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责任编辑:xiejie
标签:
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爱博仁人力资源官网:http://www.abler.cn。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