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提高湖北省大学生就业率,省委、省政府决定,将2009年6月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月”。
一、有关背景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企业用人紧缩,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同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又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希望。湖北省是高等教育大省,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难中求进,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出台了一整套扶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二是扩大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考数量,今年全省各级机关拿出4887个公务员空缺职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考,比去年翻了一番。三是加大了“三支一扶”工作力度,计划选招3000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四是强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间断地组织专场招聘会,教育部门组织高校吸引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据统计,截止6月1日,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9.46%。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当前,应届高校毕业生即将毕业离校,正处于寻找就业岗位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一个月时间,在全省统一组织和部署,全方位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这是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非常之举,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信心,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经委、省工商联、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具体组织承办。
二、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主要内容:
(一)全方位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动员各方面力量,统筹各类招聘活动,全方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1、6月7日,在武汉举办“湖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月大型专场招聘会”,主会场设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室外体育场(备选地点为华中科技大学室内体育馆),宜昌、荆州、襄樊、黄石等大学生相对集中的城市同步设立分会场,实行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互动,就业洽谈、岗位信息发布、法律援助“三位一体”。初步确定进入武汉主会场的招聘单位将不少于400家,提供岗位数量预计达15000个,进场高校毕业生预计2—3万人。
2、各地的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继续办好日常各类招聘会,开展网络招聘等工作,提高信息发布的频率和质量,做好职介服务。据初步统计,省人才市场拟组织7场专场招聘会,进场单位350家,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1万个;举办2场大型网络招聘会,拟提供岗位信息5000条;各市州人才市场拟举办现场招聘会17场,进场单位670家,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14500个。
3、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由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联合组织企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举办系列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组织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4、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包括各级人才市场)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代理服务等服务。对登记失业的困难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等实行实施“一对一”的重点帮扶。
5、鼓励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诚信、高效的职业中介服务。据初步统计,省级审批的民营人才中介机构拟举办现场招聘会6场,进场单位96家,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3500个。各市州民营人才中介机构举办活动正在统计上报。
(二)重点抓好就业岗位的征集和发布工作。加大就业岗位挖掘力度,每周对新征集的岗位信息予以发布。
1、从现在起到毕业生离校期间,全省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高校毕业生网上就业联盟,要搜集整理和发布适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2、省国资委、省经委、省工商联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和优势,积极动员组织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资源。
3、利用现有合作渠道和平台,搜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岗位信息,通过组织外地企业专场招聘等形式,促进全省毕业生跨区域就业。
4、“服务月”期间,所有就业岗位信息分别通过湖北就业信息网(http://www.hb.lm.gov.cn)、湖北人才网(http://www.jobhb.com)、湖北高校就业联盟网(http://www.91wllm.com)发布,各新闻媒体可以转载、摘要和链接。同时,探索采取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社会发布。
(三)鼓励企业积极接收高校毕业生。为了动员和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主动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中来,对各类企业通过“服务月”招聘活动新招聘了高校毕业生,并进行岗前培训的,按政策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
(四)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对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技能的,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就业技能;对有创业愿望的,给予创业培训,并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对有见习愿望的,提供见习机会,积累工作经验。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前几年人事、劳动等部门探索实施的一项促进就业的制度,实践证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双向选择具有很好的作用。前几年在武汉市、荆门市、襄樊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已有见习基地60余家,接纳见习能力20000余人次。今年,面对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按照全国“三年百万”的见习计划,湖北省提出了30000个的年度计划,省级准备直接抓好3000个就业见习示范岗位。目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湖北省高校毕业生省级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已经出台,省级财政专门拿出180万元用于就业见习岗位的补贴。省人才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的“万岗见习计划”开局良好,提供见习岗位6000余个。全省30000个年度见习计划在各地上报的基础上,目标任务已经分解下达到各地市州、直管市。下步将联合国资委、经委、工商联,以及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大力宣传就业见习制度,积极征集就业见习岗位,动员高校毕业生踊跃参与见习。并将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就业见习岗位的搜集和发布作为“活动月”活动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同时做好与教育部门、团省委组织的就业见习项目的统筹和衔接,实现整体推进。
(五)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请各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委、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宣传“服务月”活动的动态和成效,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面向基层就业的典型和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帮助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关于前期岗位征集情况
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征集优质岗位信息,作为确保这次“服务月”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关键。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征集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截至目前,全省首批征集岗位信息2.66万条(省内2.42万条,省外0.26万条),涉及用工单位1114家。其中,国资委收集岗位信息462个,涉及用人单位10家;经贸委收集岗位信息43条,涉及用人单位4家;工商联收集岗位信息541条,涉及用人单位27家;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驻外劳务工作机构共征集岗位信息17131条,涉及企业和用工单位813家;全省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共征集岗位信息8600条,涉及用人单位263家。
上述岗位涉及行业类型多、专业覆盖广、发展前景较好,比较适合大学生就业,如葛洲坝集团、联通、移动、电信、人寿以及华新水泥、湖北宜化等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均提供了招聘信息;从涉及专业来看,有管理类、经济类、营销类、医药类、机械类、文史类、艺术类、外语类、食品类等,基本涵盖当前高校绝大部分专业;从工资待遇来看,月薪普遍在1000元以上,均参加社会保险,大部分企业提供带薪培训。其中,浙江国华人寿保险温州支公司月薪高达4000—20000元招聘销售主任助理,荆门宝丽景房地产公司开出10万元年薪招聘总经理助理。
首批信息已陆续上传“湖北就业信息网”、“湖北人才网”和“湖北高校就业联盟网”对社会公布。在就业服务月期间,还将每周更新岗位信息。要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驻外劳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就业岗位征集工作,重点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科研机构、招商引资项目、大中型民营企业中征集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岗位信息分别于14日前和21日前上报岗位征集组。
据各地预测,“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期间,全省各地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将达到12万个。
四、关于大型专场招聘会的筹备情况
一是本着“大型公益、精心组织,安全可控、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有规模、有影响、有实效”的目标,确定6月7日大型专场招聘会的举办形式为:武汉主会场和宜昌、荆州、襄樊、黄石四个分会场同步,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互动,就业洽谈、岗位信息发布、法律援助“三位一体”。
二是根据天气情况,武汉主会场拟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室外体育场举办和华中科技大学室内体育馆举办的两套现场招聘方案,前者为预选方案,后者为备选方案。
三是做好单位邀请和岗位筛选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职能优势和民营人才中介机构的体制优势,采取“先邀请后筛选”的办法,依据所供岗位要求和毕业生专业需求匹配度,保留以招聘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单位,纳入到6月7日进场单位统一考虑。积极组织对高校毕业生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截止目前,经过甄选,初步确定进入武汉主会场的招聘单位将不少于400家,提供岗位数量预计达15000个,进场高校毕业生预计2—3万人。已完成各项会务安全预案和现场管理的各项分工安排。其他4个分会场的组织筹备工作已经部署完毕。
四是动员组织全省范围内的活动月招聘工作。活动月期间,省人才市场拟组织7场专场招聘会,进场单位350家,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1万个;2场大型网络招聘会,拟提供岗位信息5000条;各市州人才市场:拟举办现场招聘会17场,进场单位670家,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14500个;民营人才中介机构:省级审批的民营人才中介机构,拟举办现场招聘会6场,进场单位96家,提供面向高校毕业生岗位3500个。各市州民营人才中介机构举办活动正在统计上报。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 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宁波舟山港开启首航,长度超过航母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16日,新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最大载箱量24116标准集装箱的“地中海泰萨”轮靠泊宁波舟…[详细]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 2月27日至3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李彦庆秘书长一行赴舟山走访调研主要修船企业,并召开绿色修船转型发展座谈会。中国船协…[详细]
2021浙江就业援藏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顺利举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六、第七次西藏工作关于就业援藏的部署要求,鼓励和支持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来浙就业创业,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详细]
李克强考察宁波人才市场,最关心的是灵活就业 李克强5月24日下午考察中国宁波人才市场,现场问得最多的是灵活就业。在一家信息公司摊位,他问一位应聘兼职网约送餐员的小伙子…[详细]
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建造第三艘5300箱集装箱船下水8月24日下午,舟山长宏国际为希腊船东NAVIOS MARITIME PARTNERS L. P.承建的第三艘5300TEU集装箱船CHB2023顺利下水。船东现场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