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模式是建立在十一项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这些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部份之中,是我们理解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而言之,十一项核心价值观是卓越绩效模式的灵魂。
这十一项核心价值观分别是:
第一,前瞻性的领导(visionary leadership):
1)确立方向,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明确制定的使命和愿景,并平衡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2)领导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建立管理体系,领导组织的各项营运活动,指导组织的持续发展。
3)领导组织建立绩效管理系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而奋斗,鼓励全员参与、改进、学习和创新。
4)保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5)诚信自律,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个人魅力起到典范作用,实践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形成领导的权威和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带领全体员工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领导者的首要职责就是领导组织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杰克﹒韦尔奇曾说:“依照我的经验,对于使命感的描述主要应该回答如下一个问题:我们打算怎样去赢得自己的业务?有效的使命感需要在可能的目标与不可能的目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它既要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方向感,以赢得商业利益为导向,也要充满壮志雄心,让人们感觉到自己是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实际上,确立企业使命是考验公司领导能力的关键时刻。这是真正的挑战。”
领导者必须为组织指明发展的方向,领导企业制定战略,指导组织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战略就是命运,正确的战略引领组织实现持续发展,错误的战略将给组织带向灭亡。
第二,顾客驱动的卓越(customer-driven excellence):
1)组织的产品、服务的质量是由顾客和市场来评价的;
2)为顾客创造价值,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3)了解顾客今天的需求,也要预测顾客未来的需求;
4)有效地处理顾客的投诉,努力消除顾客的不满意,通过客户的反馈驱动组织改进和创新;
5)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有特色的产品、服务; 6)提高对顾客需求变化和满意度的敏感性,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第三,组织和个人的学习(organizational and personal learning):
1) 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
2) 构建组织的知识管理体系,积累和分享知识;
3) 实现学习的源泉包括:员工的创意、研究与开发、顾客的意见、最佳做法的分享和标杆分析。
4) 组织的学习可达成:
通过新的和改进的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增加价值;
开发新的商机;
减少差错、缺陷、浪费和相关的费用;
增加整个组织中所有资源利用的生产率和有效性;
提升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方面的绩效。
第四,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valuing employees and partners):
1)在内部,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对员工的承诺、保障及与工会的合作;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对优秀员工的认可;为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在企业内做到知识共用,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营造一个鼓励员工迎接挑战的环境;
2)在外部,与顾客、供应商、银行、社会团体等建立战略联盟与各种伙伴关系;
3)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则是;实现互利和优势互补。增强双方势力和获利能力;
4)成功的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关系应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从制度和渠道上保证做到互相沟通,共同认识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求。
第五,敏捷性(agility):
1)按需生产,少量多样化的需求推动企业采用精益生产方式(JIT),以及提高柔性制造能力;
2)实现快速反应,缩短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营运的周期,应用同步工程和业务流程再造(BPR)等;
3)培养掌握多种能力的员工更为重要,以胜任工作岗位和任务变化的需要;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敏捷性提供了技术基础,如ERP提高了企业营运的效率,因特网的普及创造了网络营销,让顾客更便捷地了解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