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 大概不出以下几个:
1, 语言不过关(50%)
东亚语言和欧洲语言差别太大, 彼此都非常难以掌握。 欧洲人会几国语言的很多(虽然这些语言叫做方言可能更加合适一些), 但中国人不少人学了很久也很难达到英语流利的程度。
教学方法不得当是一个因素, 但语言本身差别太大, 以至于成年人很难流利掌握欧洲语言。 而印度精英阶层从小都以英语教学, 虽然口音颇重, 但不影响交流, 而对语言微妙差别的掌握更是半路出家的中国人难以赶上的。 做纯技术工作也还凑合, 但对于交流沟通能力至关重要的管理工作, 这个缺陷太致命了。
2, 不够抱团(20%)
华人本来就已经分成中港台互不来往, 再加上不抱团, 不互相提携, 在美国职场上单打独斗, 肯定比不过互相提携的印度人。 一个公司如果来了一个印度经理, 2年后就会有一拨印度手下; 一个中国人作了经理, 5年后手下也多半不会有中国人。 没有role model,没有高层的sponsor, 本事再大也很难升得上去。
3, 自信心不够(10%)
印度人从不担心自信心暴棚这回事。 哪怕做出来的是piece of crap, 印度人也可以自我坚信这是一朵花。 这种坚信往往可以影响到其它人的评价。 相比之下, 中国人常常不够自信, 做的很好的东西, 也要谦虚一下, 加上语言不过关, 功劳就很轻易地被交流能力更强的其他人抢走了。 而且信心也影响语言能力, 不自信, 说话就不够理直气壮, 更加让别人难以理解。
4, 思维方式不同(10%)
这个因素比较微妙。 中国人处理问题的思路和西方人的似乎不太一样: 比较intuitive, 但不够结构化, 逻辑不够严密, 给别人的感觉就是jump to conclusion. 美国公司强调逻辑: 如果逻辑正确, 那么结论也必然正确。 因此中国人的思路常常跟同事不太合拍。
5, 其他(10%)
这些包括种族因素(印度人更加接近高加索人种) , 国家因素(中国是潜在敌国, 这个因素越到高层越明显, 联想一收购Thinkpad, 绝大多数美国公司立刻停止继续采购TP作为公司电脑, 美国人对整体中国的敌意可见一斑) , 历史因素等等。 Ironically,中国背景对于中国MBA倒是一个好消息, 不少美国公司都需要中国背景的MBA开展业务, 不过这和中国人的个人能力毫无关系, 纯粹是因为中国变得强大了。
综合以上因素, 印度人在美国职场胜过中国人毫不奇怪。 而且这些因素每一样都异常棘手, 大多数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 我的感觉是: the battle is over, and we lost. 在少数民族争夺美国职场这场战斗中, 中国人已经输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 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

阳明心学,做人的大智慧 每次阅读王阳明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因为内容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具有真…[详细]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定义 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由谁拟定?最低工资包括加班费吗?计件工资存在最低工资吗?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是否也有这些疑问? 01、…[详细]

企业管理的三道“坎” 赫伯特·西蒙曾说:管理就是决策。但是,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他们往往面临的不是决策难题,因为管理者只要具…[详细]

领导人都深刻掌握的22条管理法则 01、吉德林法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详细]

中国留学生归国求职洞察报告核心摘要中国留学生归国就业已成普遍选择,且创业意愿低。超过80%的留学生毕业首选归国发展,其中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2%的留…[详细]